第1176章 长乐公主(1 / 2)

时间来到元佑十四年四月。

虽然边疆年年打仗,但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却并没有受到影响。

此时距离新政推行已过去八年,而大越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变化最大的是粮价。

现在全国大多数地方的粮价都跌到了三四文钱一斤,有的地方甚至两文钱一斤。随着粮价下跌,田产的价格也跟着大跌,很多地方跌到了五两银子一亩。很多大户为了避免被征高额田亩税,不得不低价卖给朝廷。

于是朝廷掌控的田产越来越多,到元佑十四年,朝廷收购的田产数额高达两千多万亩。这些官田,每年可产粮食六千万担,除去分给佃户的粮食,朝廷可收两千多万担。除此之外,朝廷每年还可征收三千万担田税粮。

这样一来,朝廷每年的粮食收成高达六千万担,除去养兵的兵粮。朝廷每年有五千多万担粮食。

这些粮食在往年会发给各地官员以及衙役作为禄米,但从元佑六年起朝廷就不发禄米了,所以这些粮食最后全部被朝廷拿到各地卖了。由于朝廷低价卖粮,两文钱、三文钱一斤的卖,严重干扰了当地本来的粮价,于是民间便有一个说法:只要朝廷的粮车一到,粮价就要跌一半。

还有一个变化是各地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到处都是新建的店铺和酒楼。

粮价下跌后,一些老百姓有钱买其他的东西了,于是各地手工作坊兴起,一些制作衣服、帽子、鞋子、腰带等的五品的作坊出现了。还有烧瓷厂,砖厂等也在各地兴起。

有的达官显贵,乡绅富商们这几年不买田了,他们开始买铺子,买宅子,还有的喜欢收藏玉器、字画。想比八年前,现在玉器的价格涨了三成,名家字画更是价值千金。

——

昭和殿。

顾瑶刚主持完朝会。

一转眼,她在这个地方已经十四年了。

来时还是少女的她,现在也已经三十多岁了。

不过她这具身体依然不显老,容貌看起来还是二十出头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