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1 / 2)

第168章

天气越来越冷,百姓们也没有从前那般嫌弃这寒冷的冬天。

此时的他们里面穿的就是毛衣毛裤,虽然没有买到棉服,但对这些百姓们来说,这个冬天都要好受许多,更何况家里还有火炉。

而这一年的将军士兵们也十分温暖舒服了,他们身上穿的是棉服,里面还有毛衣毛裤。

一个将军在寒冷的风中呼出一口气,白色的烟雾徐徐升起,他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棉服外套,感叹道:“这冬天过的舒服啊!”

“是啊,将军你身上穿的这么厚的棉服,里面穿毛衣毛裤了吗?我才穿了毛衣,我现在都热的出汗了!”

将军身边的副将声音粗犷,人也豪爽,说话间就把自己棉服的领子扣子解下来两粒,“感觉浑身刚吃了那羊锅子似的,燥热的很。”

“哈哈哈哈,瞧你那小样,没穿呢,这才刚入冬,后面还有更冷的天呢!”将军笑着道。

“我也是这么跟我媳妇说的,我媳妇非得让我穿上,我也没法子。”

副将伸手挠了挠自己后脑勺,傻笑了一声,从自己怀里又摸出一个鸡蛋来,“媳妇今天硬塞给我的,将军吃吗?”

大将军摆手示意他自己吃,笑骂了一声,“臭小子,你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副将被骂了也不恼,傻笑着剥着手里鸡蛋跟着大将军朝军营去。

以前,文武百官冬日上朝都是一种煎熬,衣服即使穿的多,但还是透风,控制不住颤抖,牙齿都咯咯响。

没有想啊,一个小小荣福县竟然能想出棉衣这样的衣服来,官员们两手揣在兜里,耳边还是寒风凛冽的声音,整个人却暖呼呼的。

官员们在路上遇到互相打了招呼,在冰天雪地之中,他们心情美好,边走边聊朝前朝去。

荆行这边有透明的玻璃其实已经不算是秘密了。

荆行修建小别墅就是拿玻璃来做的窗户,来给荆行这边修建小别墅的那些工人们对玻璃做窗户就十分感兴趣,而且也想在自己家去试试,毕竟装上玻璃让房间明亮宽敞的实效工人们是亲眼看到的。

对此,工人们朝荆行这边寻问了这个玻璃的事。

也是从工人这边传开的,大家都没有见过这玻璃,所以大家都只是听闻此名,也不敢去荆行那边小别墅看。

这些年闵家夫夫都是礼貌待人,但他们也不想去招人家烦啊,就去找那些工人打听。

有这么想的人,也有带着“去看看而已能有什么事”这般心思的百姓去闵家小别墅这边瞧了瞧。

大家看到这玻璃满足了好奇心,看着这些透明玻璃,光照都能从外面完全照射进去,照的屋里亮堂堂的,而且这般的窗户在屋里就能看到外面的一切。

接受并且体会到玻璃做成窗户的百姓们就来寻木匠修窗户,有了一家的改动,邻里邻居见到,也跟着改了,这般竟起了一股改窗户的风。

好在这些木匠们这几年负责荆行这边房屋建造,在荆行这个雇主严苛下,他们对这一行掌握更深了。

也正是因为他们从荆行那边买来玻璃把自己家的窗户变着花样改。

关于那些来邀请他们的百姓们,他们则是从人家房屋的整体去改造人家的窗户,达到不违和同时又把这个新奇东西发挥它真正意义。

这股风吹到了商户之间。

很快,木匠在县里东边人家里修修,明儿去西边,后日去北边,整整忙碌半个月才缓和下来。

荣福县的商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而且还能活泛售卖,荆行对他们的能力就没有怀疑过。

酒楼商户把玻璃买了会去,这玻璃也彻底让酒楼焕然一新,全县独一无二,再次重新开业的那天,酒楼还搞优惠促销。

百姓们最爱凑热闹。

还别说,这走进去就感觉到了不一样,这些都还是不常来酒楼客户的第一印象,而对那些来这个酒楼喝酒吃饭的常客来说他们对酒楼的变化更能深刻感受到。

亮堂了,宽敞了,就这么坐着,身心都舒畅。

这些玻璃在商户这边火了一阵。

荆行跟着面前的几人说话,很清楚感觉到屋内几人视线同时飘到门口,荆行停下话头,侧身扭头看去。

季福牵着小家伙就站在门口,小家伙高兴喊道:“爹爹,我们来接你回家啦!”

荆行原本没有什么表情的脸此时柔和下来,对着一大一小点点头,随即他转身朝屋内几人道:“今天就到这里,有什么问题明天再说。”

几人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朝着季阿姆和季福瑞小家伙打招呼。

季福瑞之前就跟着荆行来过这边,都认识这些叔叔伯伯,此时礼貌回应着。

荆行走过去一把把小家伙抱起来,玩了一下“飞飞”,抱着孩子,一手搭在季福的肩头。

季福感受到荆行大拇指摩挲他颈侧肌肤,有些痒,但季福没有躲,他知道相公这是心里高兴呢。

季福往荆行这边挪近了些。

大家看着这一家三口离去的背影,小家伙的欢声笑语时不时传过来,他们就是这么远远看着,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幸福。

季福和季福瑞来时就没有坐马车,三人走着回去,此时的路上已经有摊食摆着了,路上都是诱人香味。

小家伙扭着身子左看看右看看,闻着好香的东西都会跟荆行季福说上一声。

荆行和季福便问他是什么香,这些摊铺小老板用料都还实在,摊子也都干净,荆行和季福瞧着好吃的就会买一些提着回家吃。

小摊老板们都十分欢迎他们一家三口的光顾,这光是回去跟家里人说说就能很骄傲,更别说拿这个卖点朝百姓们宣传,“闵老板一家都喜欢吃的食物”,那生意只会更好。

荆行和季福买的也不多,尝鲜罢了,毕竟家里也有厨师做好饭等他们。

回到家,小家伙就兴奋的往家里跑去,他要告诉外阿姆外阿公,他们带好吃的回来了!

小家伙离手,荆行的手自然而然地搭在季福的腰间,人也凑了过去。

“累了吗?今天都忙什么了?”

季福点头,他动了动脖子,荆行帮他捏捏后颈这块,两人相伴走进屋,季福告诉荆行今天他都做了些什么。

两人最近都忙,好在家里有季阿姆和季汉子帮忙带季福瑞,不过小家伙跟着他们去厂里店铺里也很乖,完全没有家里小捣蛋的样子,让那些叔伯婶姆很是喜欢。

季阿姆被小家伙拉到堂屋,眯眼招呼他们快去洗手,饭菜都准备好了。

荆行因为上辈子他有学员近视,接触过。他这几天就察觉季阿姆的异样。

季阿姆之前是没有眯眼看东西的习惯。

季阿姆应该是近视或者老花眼,要去看看大夫。

荆行与季福去洗手的时候把这事说了一下,两人等吃完饭就带季阿姆去大夫那边。

饭桌上,季阿姆听闻两人要带他去看大夫笑着摆手拒绝,“这又不是什么大毛病,村里这人的多着呢,挑了一辈子的针了,眼睛还好好的那就奇怪了。”

季阿姆以为他眼睛是缝补衣服造成的。

季阿姆还拿这件事情教小家伙,让他好好照顾好自己眼睛,季福瑞小家伙听话的点点头。

季阿姆说不过荆行和季福两,最后还是被带着去看了大夫。

大夫看来一下也说什么没事,写了一个药方,荆行听出季阿姆眼睛只是近视了。

荆行便把这事记下。

小家伙陪着外阿姆来看大夫,知道外阿姆眼睛生病了,要喝药,心疼他外阿姆,经常帮外阿姆干活。

只不过,他人小小的一只能干什么,此时季阿姆就会从菜盆里面拿出一跟玉米棒子让他抱着走,小家伙迈着小短腿跟着季阿姆身后,“外阿姆,今天我想吃这个玉米!”

“可以。”

“外阿姆,咱们煮着吃!”

“那我们就煮着吃。要煮多少才够我们每人一个的?”

小家伙就开始掰着手指头数人。

现在天气转凉了后,荆行就不让小家伙下泳池了,还特意把泳池里面的水都放干了。

季福瑞一路跟着季阿姆来到厨房后,把自己怀里的玉米棒给出去后,伸出一只小胖手,让季阿姆看,要煮这么多。

“还要加上小鱼的,我们一起吃!”

那小模样顿时逗的季阿姆笑生声来,“好,外阿姆就煮这么多。”

一个半月后。

荆行带着做眼镜的师傅过来给季阿姆测眼睛,师傅跟着荆行摸索了一个月才把测试眼睛是近视眼还是老花眼的方法,这次来给季阿姆测试眼睛,老师傅熟练的不行,几个动作间就已经好了。

半个月后,季阿姆得到大国第一副眼镜,有眼镜帮助,中药调节,做眼镜老师傅半个月来测一下,换一副眼镜。

小家伙对季阿姆鼻子上的眼镜也很是好奇,扒着季阿姆的大腿也让他看看。

眼镜大,小家伙根本带不了,两只小胖手扶着,荆行就伸手从他那边拿了过来,“给爹爹,没事不要拿着外阿姆的眼镜玩知道吗?”

季福瑞很听荆行和季福的话,但有时候又有些调皮,此时见他爹爹要来拿他手里眼镜,他不愿意给,小胖身子一转就要跑。

谁知被荆行抓住他后面衣服,小鸡崽般被荆行拎起来,两条小短腿还在扑腾,“啊啊!阿姆!救命!”

荆行去拿小家伙手里的眼镜,小家伙舍不得眼镜,但听到爹爹说要打他屁屁了,就嚎了起来,“哇——不要打大宝屁股!”

原本大家的注意力就在小家伙这里,看到小家伙闭着眼睛干嚎模样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季福伸手把小家伙接过,“既然不想被爹爹打屁股,那你为什么不听爹爹的话。”

季福瑞小家伙往季福怀里钻,还不忘用自己的小胖手护着自己的小屁屁,就这般姿势十分变扭的静了片刻,小家伙没有被打,顿时又不怕了。

他抱着季福的脖颈,一双大眼睛还望着已经被季阿姆带起来的眼镜,“大宝也想要眼镜。”

“带眼镜就要喝药药,你想喝苦苦的药药吗?”季福笑着道:“今天外阿姆的药药就给你喝,到时候爹爹就给你做一副眼镜。”

小朋友都不喜欢吃苦的,小家伙跟着荆行锻炼,小身板好,没喝几次药但药的苦还是让小朋友印象深刻,顿时把脑袋摇成拨浪鼓,“不不不!”

大人们哈哈大笑。

无论是季阿姆还是闵母,来县里次数多,再加上周围的邻居都是友好热情的性子,季阿姆和闵母在县里都有不少朋友。

季阿姆去串门,他们瞧见季阿姆戴上眼镜这样子都很是惊奇,一个个都问季阿姆戴的是什么东西。

其中也有人知道季阿姆眼睛看东西有些模糊,猜想出季阿姆带着的这个东西肯定是荆行季福这边弄出来给季阿姆用的。

对这些妇人和哥夫来说,他们从季阿姆这边知道眼镜这东西满足好奇心后就对季阿姆便是羡慕了。

与对闵母的羡慕不一样,对季阿姆的羡慕则是因为季福。

他们认为季福嫁的好才让季阿姆他们现在过的这般的好,家里有哥儿姑娘的之前在认识季阿姆之后就问过季阿姆,季福和荆行是怎么认识的,后面又是怎么互相看上一系列问题。

当然,他们可不是傻的,问的都很委婉,有时候还是当玩笑问的。

那个时候季阿姆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些问题了,想当年荆行和季福说亲那一段时间,家里的门槛都要被村里人给踏烂掉了,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季阿姆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说的。

原本大家都是想知道季福这边怎么与荆行好上的,他们没有想到竟然是人家闵老板先主动的。

不过大家想了想,很快也就认同了,这县里可是有不少闵老板疼爱夫郎的事。

大家不由再次感慨闵夫郎命好,当时闵老板也是个穷小子,谁知道这后面会有这么大造化。

大家都笑着说要让自己家的孩子去蹭蹭季福的福气,将来也嫁一个像荆行这般的,还有更主动的,叫季阿姆给他们姑娘哥儿介绍汉子。

但荆行这般的何其少,这哥婿都还没有听到季阿姆说他眼睛的事就被哥婿自己看出来了。

这看出来没过多久就搞出这叫眼镜的东西来,能被孩子们惦记着,更不用操心缺钱,这样的生活谁不想要?

季阿姆的眼镜广泛得到大家的关注,没过多久,县里第一家眼镜店就出现了,荆行和季福现在不缺的就是铺子,从手里挑出一间重新装修一下。

眼镜店的客人并不多,荆行知道这个时代的百姓们都是适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除了夜里挑针缝补,大家的眼睛毛病也少。

老师傅不喜欢往外跑,对外面的世界不好奇,他留在荣福县这边的眼镜店。而他身边的那两个徒弟不一样,更是想出去看看外面世界,听到东家说到时候会把眼镜店开到京城,他们越发用心跟着老师傅学习。

他们可是大国第一家眼镜店!

他们可是大国第一批会看眼睛做眼镜的人!

而且他们师傅说了,将来读书人越来越多,挑灯夜读这些对眼睛不好,顾客只会多不会少,他们现在不好好学,等到将来机会到了都抓不住,这还怎么赚钱。

眼镜店生意虽然冷清,但是这名头京城那边都知道了!

主要还是靠商人南边往来传去的消息。

荣福县里面近视老花的人少,而且好些人都不把这事当做一回事,这么多年来,他们还不是用这样的眼睛生活好多年了,眼镜店里面的东西也不便宜,百姓们觉得这不划算,他们啥不得这笔钱。

但那些买了眼镜的感受又不一样了,眼里的时间瞬间清楚了,他们喝了这么多年的中药针灸调养眼睛,但还没有这个眼镜的效果来的好。

荆行也不想因为眼镜的出现就把大夫治眼睛的手艺比掉,同时,要是有这么一副眼镜就决定的问题,那百姓们为什么还要去喝几个月的药啊?

荆行和药铺合作,眼镜店出个门对面就是药铺,达成共赢效果。

商人们对这新奇的玩意很好奇,还想拿一些眼镜出去买,得知必须要经过那些眼睛近视或者老花的人来测试过才能做出来这眼镜,这般那群商户们才消了拿货的心思。

四处经商的时候就把荣福县有一家眼镜店,做出来的眼镜有奇特的效果这事传到大国各地。

这不,京城那些大省县的权贵之人听到这个消息就没忍住找荣福县的商户们打听这个消息,京城读书人多,有这么几人他们的眼睛近视老花,人越来越老,这眼睛也不可能因为中药调节就能便好。

对此,荆行的眼镜店虽然客人少,但寻来的客人却不少,还都是些有钱有权之人。

这些人没有来荣福县之前都是听别人怎么说这荣福县的好,这些人还不以为意,认为这个荣福县在这些人嘴里即使很好,那小小县城也是比不过这偌大繁华的京城的,直到他们亲自来到这个地方,才知道原来他们才是那个井底之蛙。

后面对这些人造成冲击的还有很多。

这里的东西,又便宜又好,还有不少他们不知道的。

这了一次荣福县这些贵人都买了不少东西回去。

有百姓看到这些外地人需要马车拉他们多买的东西时,这几个百姓立马就看到这其中的商业,连忙去找熟识家里有牛车马车的亲戚,百姓们经过这么多年的锻炼眼界和心性,跟这些贵人谈生意也不胆怯,说话间还会自侃两句。

这些贵人与荣福县百姓们接触就能感受到,这里的人虽然很少出荣福县,最远的地方也只是去过省城去,他们却能跟他们谈天谈地谈国家。

大国发生的什么事情荣福县的百姓们都知道。

从这个方面就能感受到荣福县百姓们的眼界,而且像主动来招揽他们的百姓们还不少,这才是让贵人们吃惊的地方。

要知道,寻常百姓们知道他们身份后都会畏畏缩缩,要么就是远远躲开,根本没有胆子来挣他们的钱。

贵人们回到自己的地方,不用他们去说,眼镜这事很快就传了开去,同时荆行和荣福县百姓被提到的次数也不少。

就连皇帝都听到这眼镜的事,想到与爱人一起去那边巡视的那几日,还笑着打趣这些官员配回来的眼镜。

这些老头,在外面的时候都端着架子,哪里像今天,带着眼镜就跟其他老头炫耀,如今皇帝询问这眼镜,老家伙说的十分详细,可算是在大家面前出尽风头。

对荣福县百姓来说大家的关注都在即将到来的乡试及会试。

在荣福县百姓们的殷殷期待中,中学的学子们起身去省院参加乡试。

他们还记得第一次出荣福县去参加院试的时候,那个时候他们虽然什么都不懂,但先生和校长亲自带领着他们去参加考试,他们心里那些无错和不适立马缓和消失。

先生们也都会给他们讲诉从前科考路上的事情,他们都明白的,先生和校长对他们的保护以及扛下来的压力。

他们还记得,老先生对他们说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