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1 / 2)

第97章

刘文山夫妻俩的建议,直接被阿真给否决了。

他俩再做吃食,身子骨是不想要了吧?请人来干活呢,他俩又舍不得出工钱,就想着自己还能干。

阿真知道,赵承嗣心心念念就是想开一间属于他自己的杂货铺,于是便决定给爹娘开一间。

杂货铺可比做吃食要轻松多了,用刘文山的话来说,那就是坐着等收钱。况且,以后这间铺子还可以传给弟弟,反正刘光亮也不是科举的那块料子。

阿真安排得明明白白,刘文山夫妻俩却觉得不妥,认为这间铺子还是应该写在阿真名下。

刘文山:“等你弟弟不读书了,你若是看得上他,就让他去铺子里做个掌柜,每月领一份工钱,够他养家糊口就行。”

刘氏连连点头:“铺子写你的名,将来算进你的嫁妆里。我和你爹还干得动,暂时替你看管着铺子。这是属于你的东西,谁也不能抢走。”

阿真摇摇头:“我不缺这么一间铺子,再说我以后还能挣更多的银子。光亮的将来,既然我有这个能力,那就替他打算好,这样爹娘也少了一桩心事。”

她对便宜弟弟的印象比较好,对于值得的人,她向来是不吝金钱的。那些不值得的,在她这里连一片树叶子都讨不到。

刘文山见她一脸坚决,是真心想替光亮谋一条出路,这才点了点头,然后把儿子拉过来,教训道:“你姐样样都替你打算好了,能有她这样的姐姐,是你的福气。以后你要是敢对她不好,我就先扒了你的皮!”

刘光亮赶紧发誓一辈子都会对大姐好,然后带着一脸傻笑,像条小狗似的围着阿真转来转去。

接下来,阿真带着刘文山夫妻俩去挑选铺子。她没打算租,直接买了下来,这样每月就不必交租金,也不用担心生意做着做着东家突然说不租给你了。

在阿真的坚持下,铺子写了刘文山的名字,然后她又拿出一笔银子,用来装修和进货。

刘家忙得红红火火,赵氏远远地看了一眼那间铺子,回到家就对着儿子哭:“我打听过了,听说那间铺子不是租的,而是阿真买下的。亏了啊,我们这次真的是亏大了,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赵承嗣心里钝钝的疼,家里实在呆不下去,于是起身去了外面。

在街上瞎转了两圈,迎面就撞见孟秀莲。

看看她来的方向,应当是从绣庄过来的。赵承嗣心里有些怨恨,面无表情地看着她。

倒是孟秀莲非常欣喜,她没想到出门一趟竟然能遇见他,连忙关切地问:“承嗣,你的伤好了吗?”

她指的是刘文山打人的那次。

赵承嗣挨了那顿打,在床上躺了好几天。他心里有些羞恼,怨她不会说话,淡淡地应道:“早好了。”

孟秀莲过于惊喜,没注意到自己的话引起了对方的反感,见他神色冷淡,只当他是在生气写下欠条的事。

“承嗣,我的心意你是知道的,即便你分文不给,我也是愿意嫁给你的。只可惜,我爹娘他们……”

后面的话,她说不下去了,只是咬着嘴唇,一脸为难的样子。

要是在以前,赵承嗣早就心疼起来了,但今天他的心肠特别硬。不仅没有安慰,反而还问道:“你是从绣庄过来的吧?看过阿真的那幅绣品了?”

如果说孟秀莲刚才的为难还带着一丝丝做戏的成分,那现在的羞恼与难堪就是实打实的了。

阿真的那幅绣品引起了轰动,争相去看的人络绎不绝,人人都满口夸赞。孟秀莲听到的赞美越多,心里就越难受。

她瞬间红了眼眶,紧紧捏着拳头,指甲险些掐进肉里:“是啊。真是让人想不到,阿真的绣技竟然这样好。”

赵承嗣静静地看着她,没有搭话。

孟秀莲心里一突,忙道:“我和她相处那么久,原以为是她最好的姐妹,没想到她竟然瞒了我这么多年。”

这种把责任甩给别人的行为,赵承嗣太熟悉了,他开口道:“你和她一起做了那么久的针线活儿,你就一丝一毫都没看出来?”

“她坐不住,总是静不下心来。绣上几针,就要歇好一阵子。要是早知道她绣技这样好,我就向她拜师学艺了。”孟秀莲整张脸都红了。

以前她无数次在背地里嘲笑阿真,一个姑娘家,连做针线活儿都坐不住,说出去都要笑死人。谁家好人能看得上她?

虽然阿真爹疼娘爱,每月还有零花钱,但在为人处事和针黹女红这方面,她自觉胜过阿真许多。如今阿真一出手,她才知道自己有多么可笑。

“承嗣,你是不是后悔了?”孟秀莲被打击得自信全无,哭泣道,“你是不是后悔选我了?”

她很了解赵承嗣,但她并不怪他。因为如果换成她是他,也会后悔没有选阿真的。一个会挣银子的金娃娃,谁不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