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荆羌人
每到一块稻田,他都要先记录上稻田的面积,然后亲眼看着稻田收获,再称量出稻子,记录下来以后才算完。
这些记录,可是他要上奏的关键。
他相信,写上详细的数字,会对皇帝和那些朝中大臣的冲击更大的。
南集稻的表现实在是亮眼,今年门权府还是有些旱,雨水不及往年的二分之一,绝大部分农作物都减产了,尤其是需水量大的水稻,收成更是少了不少。
就算那些本地种惯了的水稻还不到收获的时候,从矮小的稻杆,细小的叶子,干瘪的稻穗,就能看出今年的收成是什么样。
相比之下,南集稻就太不一样了。
虽然稻穗看着也不是十分的饱满,可上手一捏,还是能捏到满手的谷粒的。
南集稻都种在比较大的村镇田地里,自从稻穗长成了,每日都有周围村子的村民过来看,甚至还有人想偷几穗南集稻回去,好在种着南集稻的周围都有守卫,倒是没有被偷走太多。
知道今日要收割南集稻,周围村子里的人都自发来观看了,官差想要驱赶那些百姓,却被苏文景阻止了。
等到稻子收获,称量出具体的重量,围观的百姓接连发出惊呼来。
苏文景则趁机宣布,在县城已经设立了商铺,不管是什么民族,只要是门权府的百姓,都可以去买南集稻稻种,价格一视同仁。
苏文景去田地里忙着,席云则和当地的大夫交流,努力推广牛痘的种植方法。
牛痘的名气已经渐渐在门权府传出来了,这些县城的大夫也有不少去府城学习种痘的技术,不过能去府城的到底还是少数,席云这次带着种痘的技术过来,受到了很大的欢迎。
除了种痘,席云还和当地的大夫一起讨论医术,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
两人都离家了,照顾平安的担子就落在了苏文成的肩上,他精心照顾平安的衣食住行,每天把平安送到荀家族学后,苏文成要么去林大夫的医馆,要么去痘所帮忙。
苏文成学医术的时候,一半是喜欢一半是为了打发时间,现在看到小哥和林大夫做出了种牛痘的法子,他别提有多羡慕了。
小哥虽然是个哥儿,可就凭他做出了牛痘,那就比天底下大部分的男子都强。
看着那些人对小哥感激涕零的模样,苏文成别提有多羡慕了。
他默默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医术治病救人,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其他人远离病痛。
就算他做不到小哥名垂青史的地步,可能治好一个人,那就是很大的功德了。
苏文成现在很是用心地学习,有时候直接就在医馆待一整天,需要去接平安的时候才会离开。
*
今天医馆外来了一个人,那人苏文成也认识,是负责痘所杂事的金管事。
金管事脸上倒是没什么不对的地方,只是脚步略微有些焦急,他是来找林大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