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件事,苏文景的脸上多了些笑意:“那些稻子都收获了,我将从南边运来的稻种和田里收获的稻子都分发了下去,明年整个门权府就能多出几万亩的南集稻了。”
当初找老农和帮工来照顾稻田的时候,苏文景就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这些人都来自不同的县不同的镇,甚至都没有同一个村子的,他们虽然没读过书也不认识字,可世世代代和庄稼打交道的他们,当然能看出南集稻的价值来。
抗旱,早熟,可以和晚稻间作,一年能收两季稻子。
这些优点足够他们将南集稻看做神迹了。
在南集稻刚成熟的时候,他们就有人起了心思,偷偷采了一些还没完全成熟的稻子,藏在自己的行李里,打算带回家去做稻种。
苏文景知道这件事后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惩罚他们,而是将这些人叫到一起,说出自己的打算。
“这六百亩稻子能大获丰收,你们功不可没,为了犒赏你们的辛劳,除了应该的工钱外,每位老农可得三十斤稻种,每位帮工可得二十斤稻种。”
苏文景的话音刚落,就已经有人跪下给他磕头了。
要是育秧的话,一亩田差不多要两斤多三斤稻种,三十斤就能种十亩田,二十斤也能种七亩田,有了这些稻种,只用一两年,家里能种稻的田地就能都种上这些稻子了,还能有富余接济亲戚族人呢。
这让他们怎能不感激呢。
他们对官员表达感激的法子,就是磕头了。
苏文景就说道:“你们先起来听我说,我还有话要吩咐你们。”
一个老者就说道:“苏大人,您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们一定能给您办到。”
“你们的确能办到,”苏文景摆手道:“你们先起来听我说。”
等所有人都起来后,苏文景才说道:“这南集稻虽然好,百姓们却不知道这种稻子的好处,等你们归乡后,要好好跟亲戚朋友同村人说一说这种稻子的好处,如此种南集稻的人才会多。”
这并不是什么难办的要求,而且他们带回稻种去明年就会种上,就算他们不说,到时候族人亲戚也都能看到的。
这些都是苏文景早就考虑好的,当初种稻子的时候,他就将怎么推广南集稻给考虑好了。
因此这会儿亲亲老婆问起来,苏文景就一五一十说了,末了说道:“云哥儿,你说我做的好不好?”
他用亮闪闪的眼睛盯着自己的亲亲老婆,想从亲亲老婆的嘴里听到夸奖的话。
席云看着自己夫君那小狗一样的眼神,眼睛里也终于有了点笑意,他一口亲在自己夫君的脸上,然后竖起大拇指来:“我的夫君真厉害。”
苏文景还没有满足,他指着自己另一边的脸颊,继续看着自己的亲亲老婆:“云哥儿,还有这边呢。”
席云笑了笑,然后又一口亲在了自己夫君的另一边脸上。
苏文景这才满足了,拉着亲亲老婆的手好一阵摩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