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景是常晋府出身的进士,正好常晋会馆有两位四十多岁的举人,都是科举无望的,暂居在会馆里度日,他们的品性都是没什么问题的,才学也算是可以,苏文景便像他们发出邀请,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做自己的幕僚。
苏文景年纪轻轻就做了知府,又是状元出身,以后的前途可谓是繁花似锦的,幕僚乃是心腹,要是以后苏文景走到更高的位置,是肯定会提拔他们的,说不定也能有个出身,因此两人很痛快就答应了。
这两人一个叫张谚一个叫沈康伯,张谚又为苏文景推荐了一位好友,他这位好友名叫杨子濯也是常晋府人,年纪已逾五十,才学过人却时运不济,现在依旧只是个秀才。
苏文景仔细询问一番,张谚保证自己这位好友是才学是绝对有的,为人也正直的很,苏文景便点头答应下来。
幕僚有了着落,席云又在上京城中买了一家人,算做仆从。
这家人是一对父母带着一双儿女,父母两人都四十多岁,儿子十八岁,女儿十六岁了,这家人父亲叫孙朝节,母亲叫文婶,儿子叫勇哥儿,女儿叫绒姐儿,因为家中太过贫困,实在是揭不开锅了,眼看着就要饿死了,才卖身为奴的。
*
一切都收拾好了,家里人也就要分开了。
席云自然是要和夫君去门权府的,孙容年纪大了,走这么远的路身体怕是吃不消,加上门权府地处炎热之地,气候和北方十分不同,孙容就算是去了怕也是适应不了,因此他就不跟着去了。
席云和小爹商量了一下,决定让钱叔一家留下来照顾孙容,席云则带着草芽平哥儿去门权府。
钱叔的儿媳今年过年的时候生了一个女儿,孩子这么小就跟着他们长途跋涉是不行的,加上钱叔钱婶年纪又大了,席云便让他们在家里照顾孙容,他带着草芽平哥儿一起去门权府。
有草芽平哥儿,再加上新买来的一家人,这些人就已经够了。
除了带着这些人,林大夫也要跟着席云一起去门权府。
门权府地处三州交界,又紧紧挨着荆羌族所居住的六万大山,是天下闻名的药材集散地,林大夫此前一直就想去门权府走一走,现在有了机会,他便主动跟席云要求一起去门权府。
席云也劝了两句,可林大夫却态度坚决,席云也没什么办法了,只能带着师傅一起去了。
苏文成当然也跟着他们一起去,自从知道大哥要出远门后,苏文成立即就振作了起来,帮着大哥小哥收拾行李安排事务,是完全将赵元明给抛在脑后了。
在苏文成的心里,赵元明的确很重要,那段感情他也是珍而重之的,可赵元明就算再重要,那也是过去的事情了,大哥的前程和安危可比被赵元明背叛的伤痛重要多了。
现在大哥马上就要出远门了,路上山高水长,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呢,他得帮着小哥准备一家人出门的事情,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去想赵元明呢。
他们一家人都离开了,上京城的房子也不会空下来,苏陶还是会住在这里的。
去年的时候苏陶去参加了乡试,不出所料又落榜了,落榜后他继续回到上京城读书,而且他还打算下次乡试还要参加,只要不中就一直在上京城读书。
去年乡试之后,苏陶回了老家一趟,带了一个小厮一个仆从来,因此他的生活并不需要苏文景操心。
安排好这一切,苏文景席云便起身上路了。
他们先将孙容送回老家,祭拜了祖宗之后,苏文景席云便启程去门权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