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景回礼,嘴里也说道:“麻烦于兄了。”
柳先生,就是蓬飞英嘴里的座师柳尚书,他是书院年纪最大的夫子,因为自号东水先生,所以世人都称他为“柳东水”。
他三十多岁中了进士,先后经历两朝,官至礼部尚书,七十多岁辞官归家,归家又受好友邀请,来了九英山书院做先生。
苏文景进了屋子后,先对着坐在椅子上的柳先生行礼问好,然后便站直身体,等待柳先生的安排。
柳先生摸着自己的胡须,脸上笑意深深:“好,明光你就坐在第三排第四位,桌椅都已经安排好了,你先过去坐下。待会儿我要讲《盘庚》,你可能听懂?”
苏文景回道:“学生尽力而为。”
柳先生点点头,让苏文景去坐下,然后拿起茶盏来慢悠悠抿了几口茶,便开始讲书。
苏文景此时已经将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收拾好了,笔墨纸砚也都放好,先生讲书的时候,他便凝神侧耳仔细倾听,确定不放过一个字。
*
九英山书院并不是每日都有先生讲学的,每逢三,六,九上午夫子们才会讲课,其余时间都是学生们自己学习讨论。
除了文化课,书院还有音乐课和体育课,学生们甚至还要学习排兵布阵,医药卜问,僧道经学,甚至就连农桑都得学上一学。
这里的教学方式和苏文景以前待得学馆很不相同,老师的教学水平也高上许多,以前钱夫子也跟苏文景讲过《盘庚》,可却没有柳先生讲的这么细这么深。
苏文景听得入了迷,柳先生说的每一字每一句他都记在了心里,只是有两处地方他还听不懂,不过这也没关系,等下午他将夫子说的默写下来,多诵读几遍后还是听不懂的话,下次讲课问问先生就好了。
散课以后,柳先生刚走,便有好几个同窗过来和苏文景结交,苏文景也彬彬有礼的应对,一个叫马元洲的同窗就问道:“明光,当初山长和几位夫子问你为什么读书,你真的当着他们的面说为了自己的夫郎?”
苏文景的事迹已经在书院已经传开了,除了他说的那让人振聋发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外,还有就是他直接当着山长和夫子的面,说自己读书是为了家人为了夫郎。
第一个回答让人热血沸腾,第二个回答就让人十分好奇了,苏文景真的这么大胆,当着尊长的面也毫不避讳自己对夫郎的感情?
热爱八卦是人类的天性,马元洲这一问,就连没过来和苏文景说话的同学都支起了耳朵听。
苏文景笑笑:“嗯,当时山长问了,我也就实话实说了,我最初想要读书,就是为了让我的夫郎过上好日子的。”
马元洲伸出个大拇指来,说道:“明光,我可真佩服你,你还真的敢这样说,要是我的话,我可不敢当着山长和夫子说这个,这,这也太不好意思了。”
也有一个人说道:“是啊,是挺不好意思的。”
苏文景大大方方道:“夫夫和顺喜乐乃是好事,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
苏文景直接就承认了,马元洲几人倒是不好再说什么了,这时旁边就有人说道:“哎呀,你们别在这里站着了,赶紧去吃饭吧,今日有鱼汤喝,我们赶紧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