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为什么读书
苏文景的声音算不上很大,可也是十分清亮,坐在隔壁的几个道人自然也都听到了他说的话。
“以工代赈”这四个字一出,原先还优哉游哉的几个道人,俱都变得神色严肃了起来.不但如此,除了那个一心烹煮茶水的道人,剩下的四个道人全部都支起了耳朵,连眼前的茶水都顾不得了,全都专心听着墙那面的声音。
听到那人说“以工代赈”,又简单说了几句应付疫病的方法,又听那人说“不会因闲生事”,四个道人脸上的表情更加精彩了,有人严肃郑重,有人满脸笑意,还有人虽然表情肃穆,眼神中却全都是欢喜。
只不过墙壁那边很快就没了声音,只余下雷声阵阵,风声呼啸,雨声澎湃。
*
“以工代赈”四个字一出,神殿里的气氛便一静,等苏文景说完话后,那群人看他的眼神就变了。
不再是孤傲无尘或隐隐不屑,而是遇到有才之人的热情。
说了几句话后,便有人询问苏文景为何到九英山来,苏文景便说道:“我今年刚中了秀才,本县父母官乃是柳尚书的学生,他推荐我来九英山书院求学,只是不巧山长和几位夫子不在,我就能没能进门。”
有个四十多岁的人就问道:“看你的谈吐胸中也是有些沟壑的,怎么会到这个年纪才会中了秀才?”
外面的雨渐渐小了,雷声也小了许多,倒是风声依旧,吹的外面的树木呼呼作响。苏文景正要回答,却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响起:“你说来九英山书院求学的,那你为什么要来九英山书院读书呢?”
话音落下,神殿门口便出现了四个道人,那四个道人一个鼻方口阔,脸型四四方方;一个圆脸圆眼,面上带着亲切的笑意;一个年纪看着得有七十多岁了,头发都花白了,看着却精神矍铄;一个面容清瘦眼神锐利,长长的胡子都到了肚子上了。
他们都头戴方天冠,身穿青色道袍,两两打着一把雨伞,一前一后,闲庭信步一样走进神殿来。
他们四个一出现,那群穿着阑衫的读书人就纷纷挺直腰背,双手交叠,弯下腰想要躬身行礼。
那个长胡子的男人摆摆手道:“这是在外面,你们今日便不要行礼问好了。”
话虽是这样说,这些读书人却不敢怠慢,依旧行了礼,口呼“山长”“夫子”。
能在这里被称为山长的,除了九英山山长自然没有别人了,苏文景也立即反应过来,对着那四个道人躬身行礼。
那个长胡子的道人继续问道:“我问你话呢,你为何来九英山书院读书?”
苏文景知道,他问的不是自己为什么要来九英山书院读书,而是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书。
他看了身旁的席云一眼,才郑重:“小子为什么来九英山读书,一共有两个原因。”
长胡子道人问道:“第一个原因呢?”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①。”
这时恰好又是一个响雷炸开,在头顶上嗡嗡作响,甚至连屋顶都颤抖了一下。
可这声炸雷,却远远不如苏文景说的话更振聋发聩。
四个道人全都愣在了原地,那个方脸道人最先反应过来,说道:“好,好,好,好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年纪轻轻,倒是有了这样的理想。只是不知道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