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1 / 2)

第97章

东馗愚话音刚落,立时便有人献策。

卫忠臣道:“当今兴主野心有余胆量不足,若盛国肯出兵列阵边境,向兴索要曹三秋的人头,兴王未必不会同意。”

此话说得有些保守,曹三秋名声不显,意味着他在兴王心中无甚分量,甚至兴王不一定认得他是谁。在干阳与北合盟攻兴的当下,兴王一定不想再添一个敌人,十之八.九会满足盛国不过分的要求。林骁觉得此计虽阴险但不失为良计。

“借刀杀人,妙也。”陈瑜出声赞同,“干阳与北合谋兴,若能让出部分利与盛,而盛仅须列兵边境索取仇人首级,不必真的开战,盛除非与兴合盟,否则无理由拒绝,更不会与干北合盟结仇。远交近攻,盛无甚可能会与兴结盟。”

“说得不错,罗某亦有此意。且依曹三秋与卢徒之亲疏,卢徒没准会下兴王面子抗旨不从,君臣若因此生嫌隙,那么我军可再行挑拨,争取让兴王亲自把翁宜和繁邑拱手让人。”罗生斧附和,尽管他与陈瑜彼此讨厌,然于正事上总不会过分掺杂私怨。

卫忠臣微微摇首:“兴王并不愚蠢,能尽快除掉曹三秋便是大好结果。”

罗生斧耸耸肩,不置可否,紧接着说起对付另一人的计策:“那个宁涯背后家族不是和公羊有龃龉,不如就借公羊之手除掉这宁涯,名目的话……”

他兀的邪笑一下:“就给公羊送一封信,信上就说我军欲助宁氏子谋军功,再把那什么鹤影将军拉出来嘲讽一通,不怕他公羊氏不信,不信也得信,否则一旦此事成真,宁氏东山再起,如何能不报复之。只要战争被满脑子权势的氏族插手,总会有乱成一锅粥的机会。虎锋军不就是,陆氏派来那肥头大耳的贵族将除了能让虎锋全军覆没外还能做成何事?眼红薛氏与廖封却没人家的本事,估计此战结束,王上席桌能添几道烧猪菜。”

林骁之前听赵谨说起过此次翁宜之战的虎锋领头将,其乃陆氏嫡系较为亲近的旁支一人,名为陆鬃,此人好逸恶劳,近酒色远兵刃,能当上将军全靠手下人让功劳,能打赢仗全赖其副将智勇。陆氏嫡系之所以偏爱陆鬃主要是因为此人煞是好控制,且知道该如何讨好嫡系。而陆鬃手下人之所以不背离他,主要是因为陆鬃常常散财于下,以及陆鬃会向嫡系举荐人才。

据说有不少人走陆鬃这一门路靠上陆氏这棵大树而飞黄腾达,唯有陆鬃的副将万付从在其身边数年还是一个连最低爵位都没有的五千率。

在场之人无有亲氏族者,是以对于罗生斧的满口恶语并不在意。

眼下两人算是解决,看罗生斧的意思,张治会由他来对付,其他人毫无异议。林骁瞧了眼一直沉默不语的赵谨,又扫视周围若有所思的三位伯长以及快要睡着的邓之行一圈,最后目光定在擡头望月明显神游天外的将军身上,她怀疑将军根本没听几位军师说的话。

气氛略沉,东馗愚打破沉寂。

“三个山丘,中间卢徒驻守的最难攻破,两侧山丘有弓兵、盾兵、戈兵以及骑兵,左山丘弓兵强悍,右山丘骑兵强悍。”

“没有刀剑斧步兵?”袁逸安惊讶。

短兵器虽无戈戟这样的长兵器横扫范围宽广,但十分灵活,尤其是在狭窄之地,以及敌人突入敌阵时,长兵器大抵会耍不起来。弓兵虽也佩戴短兵,然在应敌之时难免无闲暇换兵器,是以当今各国在兵种搭配上都不会抛弃短兵步卒,短兵步卒最差也可以混上弓兵护卫一职。

“短兵者皆在中间山丘,其上只有短兵步卒与盾兵,他们组成了铜墙铁壁,虎锋军多番尝试攻破却撼不动分毫。”东馗愚摇首叹息。

“骑兵……当我没说。”袁逸安撇撇嘴。

林骁明白他的意思,短兵步卒阵可凭借骑兵之力冲垮,前提是在平地,要走山坡向上冲破敌阵,估计也就北国骑兵能做到。干阳虽有不少骑兵,但骑术普普通通,能坐在马背上不掉下来就能被称作骑兵,能在马奔腾时挥动武器而不落马就能被称作精骑,至于坐马背上射箭,那恐怕只能在梦里想想。

这几日林骁就在教卒监督下加紧学习骑马,从上马开始一直磕磕绊绊,这马连个可供踩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让马伏下跨上去,或者直接踩木桩自己爬上马背。分给林骁的马很倔,林骁怎么吓它哄它都是一副昂首拿鼻子喷气的不屑模样,直到林骁凌空跳起砸在马背上,把坐垫给蹭掉,这马才终于屈膝老实下来。

一定不是因为把它砸疼的缘故。

等骑上马按教卒的要求跑起来,林骁感觉屁股要裂开,胃里的东西要被颠出来,差点没被口水呛死。最后还是赵谨看不过去教她怎么骑才不会丢脸死在马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