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神女
温宜笑停留荷县许多日,因为年关将至,她实在不想在旅途之中度过除夕。
总归是年节,要安安稳稳地才好,而且,沈清辞也不愿意走。
她以半身鲜血启动法阵,鱼妖尸体堆积成山,荷县老少在大冬天用冷水冲了三天,才把青石砖地板给清洗干净。
余绥站在水边,目光越过宽阔的湖面,观察许久,一锤定音:“放心吧,妖患全部清除,以后大家不必忧心。”
此话过后,悬在云梦人心头的一把剑,终于是落下来了。
这个除夕节,镇上闹哄哄,十年未开的冬日集市全部都重新张罗起来了,比往年还要繁盛。
也许是想要将以前的除夕节都补回来,荷县人报复性过节,从年二十开始,就四处走亲访友。车马不断,小镇大街上常常堵人。
家家户户老早就开始张灯结彩,孩子们在门口放着鞭炮。
温宜笑围着狐裘,细绒包裹的毛领要把她半张脸给遮住。
坐在庭院前,她呵着暖气,搓了搓手,看着余绥给她刻桃木簪。
他自己描好了式样,向工匠借来了刻刀等工具,自己雕刻,上好的阳光落在他身上,他专注地用刻刀削去木屑,小心翼翼的。
余绥从来都是个沉静的人,他平时就不爱说话,除了温宜笑,很少会找别人说话。
温宜笑也难得安静,没有开口,晃着小板凳,托腮看他。
余绥发丝垂落,他半边侧脸在阳光和乌发的映衬下显得雪白。
好像发白的小馒头,温宜笑看得走神,好想凑上去咬一口,不知道会是什么味道。
单是这样想着,她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忽然余绥手一抖,划伤了手。
温宜笑先吓了一跳,板凳差点掀翻,连忙去给他拿草药和纱布。
袁琦来找温宜笑时候,温宜笑给余绥包扎。
先用冰冰凉凉的药膏抹上,然后纱布缠绕两圈。
温宜笑接过桃木簪,已经成型了,余绥的手很稳,这是第一次刻簪,难得的是,他刻了那么久,才第一次划到手。
簪子形状是桃木枝,枝桠末端是两片小桃叶和一朵桃花,连花蕊的雕刻了出来。
温宜笑握在掌心,已经忍不住往头上比划比划了:“剩下的我来雕刻吧,就不辛苦你了。”
余绥微笑着摇摇头,把簪子接过来,“没关系,就剩下打磨了,不会再用刀,我来就好。”
“可以把末端磨得尖一点点。”
袁琦竟然感觉到了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不忍打扰。
隔了半天,他才迈步进去,打断两人,“咳咳……小温,镇上的官绅下午想要跟你商量一下立神女祠的事,我刚好要他们帮忙往家里寄封信,我们几个一起过去吧。”
余绥笑容收敛,预感到了什么,刚想开口推辞说不去,结果温宜笑已经率先握住了他的手腕,给不得他反抗的机会,“行了,不雕了,这就来!”
袁琦这是第一年孤身一人在外过年,一封家书写得洋洋洒洒,包了满满一信封,里面痛陈起对父母的挂念,希望爹娘不要担心,他来年春天就回去。字字不离思念。
然而他写完信后,却满脸轻松。
温宜笑疑惑,他解释道:“小爷我终于不用回去过年了!今年我终于自由了,你知道吧,我家那个地方,一到过年,大冷天的,天天鸡都没起我娘就把我给扯起来,要我去那些亲戚家里挨个拜年!”
“小爷都老大不小了!还要被我娘按着一个个磕头,给长辈们磕头也就算了,偏偏我爹的辈分在族里是最小的,我有好多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大爷和叔叔,要我给那些小孩磕头,我面子往哪放?”
“还有,每去一户亲戚,都要留我吃饭,你不吃就强留你,一天下来,最多能吃十多顿,爷都要吐了!不用回家过年,我可高兴得不得了了!”
如果不是为了应付他爹娘,他甚至连家书都懒得写。
温宜笑:说好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温宜笑又问:“那你岂不是也拿不到红包了?”
袁琦摆摆手:“我家有的是钱,红包算什么东西?我还会计较那点小财?”
说得也是喔。
温宜笑心想,有钱可真好呀。
想想以前在家中,她每年都能得到父母和三个哥哥加起来的五个红包。
她年纪最小,所有人都偏疼她,谁都不会落下她。
想到这里,她隐隐失落了一下。
袁琦无法回家与亲人团聚,是因为不想,而她,是因为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