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朱棣对视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的轻松。朱元璋虽被骂得狠,可天幕并未表示对他的不敬,甚至说他军事才能仅次于李世民,说他是一位传奇皇帝。骂他的重点在于他因为自己的局限,而施展出来的错误政策,对他人倒是没骂过。这也是一种肯定了吧?
至于朱棣,朱元璋觉得他做皇帝比自己做得还好,除了得位的方式,会有诟病,他算得上是难得的文治武功双全的帝王了。
父子两相视一笑,这种感觉还真不错。
至于玄烨,他此时深深地共情了重孙子嘉庆帝,所以天幕对弘历那些不尊敬,甚至说得上是鄙夷的用词,他并不上心。
这时候的玄烨,想起了自己八岁初登大宝时,被四大辅政大臣夹在中间,不得不努力与他们周旋的情形。那时候虽有皇帝之名,还有曾祖母孝庄太后在背后扶持,可他这个皇帝也是坐立难安,鳌拜和和珅,都是以臣之身,克帝王之权的人。玄烨太懂那种如坐针毡如芒在背如鲠在喉的感觉了。
天幕说到嘉庆帝直接办了和珅,一点都不拖泥带水,玄烨心中生出了不小的爽感,忍不住赞道:“此孙有我当年之风啊!”
李玉浑身一软,差点没撑住,直接瘫在地上,皇帝这意思是……赞成后面那个皇帝办了和大人?还有,皇帝说的“当年之风”,指的是什么事?李玉又茫然又恐惧。
【嘉庆帝办和珅这个事,中间流程都没走,也就是没有成立个专案组,先调查一下,查实一下之类的,然后给和珅定罪,而是直奔结果:抄家抓人。大概嘉庆帝也知道,如果真的要查,以和珅手眼通天的本领,能将所有的事,都推到别人身上,让别人背锅,让嘉庆帝在法理上找不到他一点问题。】
【对于嘉庆帝这一雷厉风行的动作,主播个人是十分欣赏的,因为打了和珅一个措手不及,所以抄家的时候,从和珅家里抄出了八亿两白银,这还仅仅是现金一项,其他各种古董字画、宅田房屋、珠宝等等,都还未算进来,若是再折算一番,和珅的身家,更是难以想象的巨额。而这个时期,清朝的国库,每年收入大约是7000万两白银,和珅一人的家财,相当于清廷十五年的收益。真真是“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何止是吃饱,简直是吃撑了。】
【但是比较可惜的是,嘉庆帝在位十几年,最高光的时刻,最让人记住的事,竟然就是办和珅这一件事。而且他除了抓和珅时,显得格外利落果断,后来真处理起和珅来,又因为公主和刘墉的求情,反而没有按照最初的想法,直接剐了和珅,连公开审判都没有,就直接赐死家中了,甚至连他儿子丰绅殷德,都没有被连累一点。】
【并非主播喜欢那血淋淋的刑罚,而是觉得,和珅这种巨贪,惩罚他的方式,震慑作用,远大于直接杀了他的意义。嘉庆帝却没有好好利用这个事,整肃一下被弘历搞乱了的几十年的朝堂。其他贪官看到和珅,只是简单地赐死了,他儿子还是额驸,还和公主住着大宅子,享受着和之前一样的生活,能作何想?之前将胤禛整顿吏治的时候,就说过康熙晚期贪腐横行的原因之一,就是收益比风险大太多。】
前面玄烨刚称赞完这个重孙子,结果他转头就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了,让玄烨觉得无比的惋惜。
天幕说得对,和珅这种人,就是需要严惩。本来这是嘉庆帝一个极好的立威机会,结果被他这样轻轻放过,实在是太可惜了。
李世民也语带遗憾之情道:“前面那个胤禛皇帝,好不容易肃清了吏治,建立起了一套好用的官员制度,结果全被这弘历给坏掉了。前面走了一次运,有胤禛皇帝给补六十多年留下的烂摊子,这一次就没那么走运咯。”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次弘历搞出来的烂摊子,比玄烨那时候要难收拾得多。这个嘉庆帝,对和珅的事都没把握好,也别期盼他有胤禛皇帝那样的才能,能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了。
问题比胤禛接手的时候要大得多,可接班人的才能,却比胤禛差了一大截,清朝飞速滑入深渊,也属正常了。
帝王们都看透了这点,虽有惋惜之情,却并不是对清的朝廷,而是对这天下黎民百姓。他们属实是命不好,身处在这样一个朝代与时代。
【想必,许多人也知道,到了这个时间点,历史已经无可挽回地走上了,那一条不归路,那一条将中华民族拖入沉沉黑夜的道路。嘉庆帝所面对的情形,其实是他爷爷当初面对的状况的加强版,这个时候的大清,政治更腐败了,经济更摇摇欲坠了,也更跟不上世界的发展了。虽然嘉庆帝看到了腐败横行的官场,也发觉了不少问题所在,只可惜他虽有努力,却因为才能手段的缺失,导致他做的一切,都是隔靴搔痒,意义并不大。】
【就比如他查抄的和珅那八亿两白银,虽然数额巨大,可是面对与千疮百孔、处处需要灭火的清朝来说,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这些银钱,用的最多的地方,就是镇压起义。清朝的白莲教,是最有名的反抗朝廷的势力,清末时,更是搅得天下不得安生。可清朝统治者只知道镇压,却未曾思考过,这些人不断起义的原因是什么,难道嫌命长吗?当然不是,是因为那个时候,社会矛盾又多又剧烈,许多普通底层百姓活不下去了,必须挣扎出一条生路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