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1 / 2)

核心

烟寒殿内,弼潇躺在长椅上,双眸合着,如平常那般,似在养神又似在冥想,没人知道他究竟在做什么。

不过,看他那一直不展的双眉,他应该是有烦心事的,至少是从昨日到现在。

忽地,弼潇似是怎样都无法开解这种愁绪,一下坐起,起身走到院内,后擡手轻轻探在那棵菩提树上。

似是没想到自己会得到这种结果,弼潇眸中一惊,双眉蹙得更紧,后继续再探,结果仍是未变。

“他竟然没有带我给他的树枝!”弼潇自言自语,声音不大,但每个字都裹挟上了怒意。

“他怎么敢的!”本想借此平复心绪,结果给自己弄得更气,弼潇甩袖一挥撤了探在菩提树上的法术,后转身进殿,“既然那么想死,那就去吧,与我没半分关系!”

核心之地内,寄尧继续循着菩提果的行迹前进,他发现越往里走,周边的花草树木就越发稀疏,似是被什么东西给掠食了一般,身遭的一切也越发阴森,如此,寄尧不禁加快了步伐。

跟着菩提果又走了一段距离,寄尧发现草木又逐渐多了起来,空气中弥漫的寒意也被驱散,似是有一股力量让此地重焕新生。

越往前走,蓬勃的生机便愈发盎然。

寄尧不知又是什么章法让此地这般来回变幻,心中好奇非常,想要弄清其中缘由。

但是,眼前的菩提果还在前行,他不能跟丢了,否则又得重新来过。如此,他不敢分神去思索草木疏密变化的原因,只能全神贯注地跟着菩提果。

忽地,滚动的菩提果停了下来,随之,满树的菩提果快速集于一处,后呈螺旋状缓缓上升。

视线伴随菩提果移动,随后,寄尧便在半空看到了一朵如玉般晶莹剔透的白莲。

菩提果一圈圈上升,在触及白莲花瓣的那一刹融进花蕊之中。

寄尧被眼前的景象给惊住了,一切都是那么干净,那么美好,让人不忍心去打扰。所以,他只静静地等着,看着,不敢走到近处更不敢去亵渎。

待到菩提果尽数融于花瓣的那一刻,白莲之下忽然映出一片光景。

光景之中,有日月的轮转,有变幻的雨雪风云,有滔滔的江河湖海,亦有山川草木和花鸟虫鱼。同时,其间也有袅袅的炊烟,有欢乐的黄发垂髫,有不宁的鸡犬牛羊,有朝出夕归和男耕女织,亦有浓浓的人间烟火。

世间百态,一应俱全,尽数流转于白莲之下。

忽地,寄尧似是明白了什么,眼前的这一切都是在告诉他一句话——一花一世界。

有了这句,很自然地便可接上下一句:一叶一菩提。

想到这,寄尧不自觉地将那片绘着菩提果的叶子拿出,“难道是要用这片叶子换取菩提子?”

思索间,白莲下的光景渐渐隐去,一切恢复至原貌。

见状,寄尧稍稍走上前,随之向着白莲的方向将叶子举起,他不知这样有没有用,但总归先得试试。

等了半晌,最终得出结论:毫无用处!

得了这般结果,寄尧稍稍有些失落,但他立即就调整好了心绪,继续研究能拿到菩提子的方法。

寄尧仰起头盯着半空的白莲,他绕着圈将白莲看了个遍也未看出有什么破解之法,最后,他将希望寄托于白莲的底部。

只见,寄尧朝白莲恭敬地行了一礼,似是在为自己接下来的行为提前道歉,随之他上前几步,直接走到白莲之下,仰起头看向白莲的底端。

这次,寄尧不是毫无收获了,他在白莲的底部看到了三个字——菩提偈。

一看到这三个字,寄尧便想到那几句非常有名的诗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只是,想到这些,寄尧也没能参透这其间与拿到菩提子有什么联系。

寄尧拿着叶子稍稍离开些许,后寻了片空地将整首《菩提偈》写下。

在写到倒数第二句时,寄尧忽地顿住,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一开始似乎是抓错了重点,真正的破解之法应该隐藏在这句之中。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单从字面意思来看,若想得到菩提,只能是向“心”寻觅。

至于这个“心”究竟指的是什么,寄尧不能确定,它可以是菩提树围绕旋转的“圆心”,也可以指自己的内心。

若是前者,白莲所在之处就该是圆心,但他已经举着叶子试过,连半个菩提果的影子都没见到;若是后者,向自己的内心寻觅菩提果,可他又不是菩提树,怎能结出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