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第一百零五章礼物
名字?
贺玄渊脚步一顿,回头望向她,默然不语。
温怜愣住了,他的眼神有几分探究、几分失望,还有几分温怜看不清的情绪,她以为贺玄渊是因为她失忆忘了他的名字而伤心,想了想心底生出几分愧疚。
她靠近了几分,似乎有些辩解之意:“我不是故意要忘了你的,我只是……。”
“没关系。”贺玄渊及时打断她的话,“或许你重新再认识我一次,反而会更好。”
“阿渊。”贺玄渊定定地望着她,“你这么称呼我即可。”
阿渊……好亲昵的称呼,温怜有些叫不出口,她和这个人也没有熟到能这么叫的地步。
可贺玄渊却不放过她,一双眼停留在温怜的脸上,一刻也不放开,似乎她不这么叫,他就绝不罢休。
沙漠夜里凉,晚风吹得温怜有些冷,两人僵持了半晌,温怜实在是撑不住了,顶着贺玄渊执着的眼神,硬着头皮嗫嚅:“阿渊。”
即使声音细若蚊呐,但贺玄渊满足了,他淡淡地一笑,“嗯。”
她此前,可从未如此唤过他。
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称呼,可贺玄渊的浅笑和暧昧的回应,却让温怜越发窘迫,不禁放慢脚步,落在他身后半步。
漫天的灯笼,装载的是漫天的希望。
温怜遥望着天空,有那么一瞬间,她心里忽地生出一丝熟悉感。
好像,在哪里见过这种场景。
贺玄渊见她没跟上,停下脚步等她,“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温怜收回视线,摇摇头:“没什么。”
贺玄渊凝望着她,顺着之前的目光看向天空,静默半晌后,而后走到温怜身边,“这里路况不好,我扶着你。”
温怜犹豫了一瞬,最终还是搭上了他的手。
如果她再摔了,就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夏日燥热,但贺玄渊的手却泛着淡淡的寒意,与他刚刚炽热滚烫的身体截然不同,温怜心底生出一丝疑惑。
她轻轻地抓着他的手,贺玄渊也并未握紧,两人一举一动,无一不在礼仪之中。
一路静默无言,但却出奇地和谐。
“就在这里吧。”贺玄渊松开她的手,将手上拿着的灯递给她。
手上忽地一空,温怜蜷了蜷手指,顿了一顿后,接过了灯笼。
远远地,她瞧见其他的人都提笔在灯笼上写字,便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灯笼,“我们不写字吗?”
贺玄渊挑眉:“你想写什么?”
温怜随口一问,倒也不是真的想写什么,摇摇头:“没什么。”
若是有,那就是希望那个没见过的夫君再也不要回来打扰她。
虽然她也不至恶毒到咒人家非死不可,但温怜心想,如果这辈子都不见面就好了。
她打开灯笼,发现灯笼上早已写上了硕大几个字,她不禁小声念了起来。
“陌上花开。”
贺玄渊也打开了他手中的灯笼,浅笑着回应:“可缓缓归矣。”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他已经把国内一切的障碍扫平,再没有人可以伤害她,再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在一起了。
现在,只待她归。
温怜好奇地将自己的灯笼和他的放在一起,不禁疑道:“这不是吴越王因为发妻吴王妃总回娘家,难解相思之情所写的吗?为什么会写在这上面?”
贺玄渊看着她,淡淡道:“或许,还有人也在等着他的发妻回家。”
说完,他便取出火折子点燃灯罩之下的小方烛,缓缓升腾的热气将薄纸灯罩鼓起来,那几个凝厚有力的几个大字,便越发显眼了。
微弱的烛光在晚风下摇摇曳曳,照得贺玄渊的脸忽暗忽明,两只半人高的天灯一前一后升到空中,他伸手扶住了他们。
他不知从何处取出一枚小暗扣,将两只灯笼扣在了一起,而后手上向上一托,注视着两盏小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眼里,是温怜从未见过的虔诚。
温怜不由再次望向那两盏灯,那几个字在风中飘逸,忽然之间,她的眼睛无声地睁大,竟觉得那几个字十分眼熟,脑子里猛地窜出几个一闪而过的碎片。
“爹爹,我能不能不写啊,这些弯弯曲曲的汉字我都不认识……”
“呜呜呜,太子表哥,今天徐夫子又打我的手心,他还罚我抄书,你能不能帮帮我……”
那些模糊到什么都看不清的的画面,像一瓢瓢冰水冲刷着她的脑袋,激得她浑身颤栗。
“唔……”温怜难受地捂着头,脸色发白。
贺玄渊脸色一变,握住她的手:“怎么了?”
那股突如其来的感觉来得快,去得也快,温怜缓了一阵,连唇色都淡了几分,勉强道:“我没事,就是刚刚……”
刚刚有几个模糊的片段闪过,但是她如今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大概是有些冷吧。”温怜随便找了一个原因应付。
贺玄渊却不疑有他,向她伸出手:“这里风大,现在就回去吧。”
回去之时,贺玄渊特意避开了闹市区,一路倒还算通畅,气氛也不似来时那么僵硬。
临到王城大门,马车停在了一颗大树的阴影之下。
昏黄的光线下,温怜准备脱下刚刚上车时贺玄渊为她披上的披肩,才一擡手,便被贺玄渊给按住了。
贺玄渊:“先别脱,回去你还得走一段路。”
他的手心微凉,温怜不自在地抽出手,垂眸小声道:“可我该怎么还给你?”
贺玄渊莞尔一笑,“你想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
话虽这么说,他却紧接着道:“明日有空吗?”
“龟兹本就是各国贸易的中心,来自四面八方奇珍异宝皆汇聚于此,我知道一处极为热闹的集市,不仅商品琳琅满目,连卖家也是卧虎藏龙,我听闻甚至还有人淘到了随侯珠。”
随侯珠乃是春秋时期与和氏璧并称“春秋二宝”的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