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1 章(1 / 2)

第121章

跟衙役二说,大概率许通判是中毒而死的,但是不排除中毒之后进入麻痹状态再过炭气而死,而夫人则是正宗的过了炭气而死。

问他就更复杂了,一个密室两种杀人手段犯得着吗?这得多大仇多大怨才能为了确保对方一定死,用俩手段啊。

把设想说了一下,衙役一反而提出不一样的见解,可能是两方人马,所以有了两种不同的杀人方式呢?

刀客也有设想,也许炭气不是必要的杀人方式,而是真正杀人前的铺垫而已。

商讨无果,几人分开验证自己的观点。

赵雪清开始设想,如果是双重手段保证杀人,那么第一道保险是炭气还是中毒,回到死者房间再次查看,几人互不打扰,来来回回走动着,直到楼下的书童来提示,他家小姐要休息了,几人才惊觉,楼上楼下是不怎么隔音的。

赵雪清没反应过来是因为楼上的刀客二人本就是安静潜伏状态,所以几乎没有动静,衙役是因为楼下就是大堂到后厨的通道无人居住,所以几人愣是没发现如果楼上声音大,楼下是会听见声音的。

几人接着开始静悄悄的查看,很快他们意见达成了共识。

首先是赵雪清双重谋杀手段确保被排除,因为推论如果是中毒为第一重保险,那么手指毒从何而来,为什么死者会在靠近窗边的位置倒下,而且是匍匐向床边前进的姿态死去呢?

如果是炭气为第一层保障,那么过了炭气的人,不想着开门逃出去,跑到窗边是为了什么?

所以二者不是双重保险状态。

衙役一认为的两方人马,也不成立。因为他仔细回想之后发现,如果对方都不知道彼此做的手脚,那么杀人这件事很难完成。不管是光下毒还是光过炭气都不足以致命,不致命的话,这些手段为什么要用呢。

反而最后三人证实了刀客的想法是正确的,炭气不过是同一凶手为了实现必杀而做的铺垫手段而已。

证据就是后窗上后边有个木刺,像是天然的,但是看上去却像是有些年头了,将窗带上的来的时候很容易因为视线受阻,没看见木刺而扎到手。

木刺上有染黑了的地方,这是血氧化之后的效果。

那么作案流程就应该是,死者因为窗户的原因前来关窗,导致手指受伤,很自然的用口吸了吸血,按理说应该及时吐掉才对,但是这毒药麻痹效果太强,导致入口开始就失去了知觉,导致咽下了毒药,晕倒在地,而出于想要对方死的想法,夫人转过身当做没看见睡着了,一睡不醒,过了炭气。

而许通判也许刚开始是深度昏迷,后来就是彻底过了炭气,所以尸体上有了两种死因呈现的表现。

作案过程几人基本推理了出来,但是谁有这个作案动机呢?

熟知房中事务,充分利用地形,那就只有驿丞一家了啊,但是理由呢?不能凭着这点抓人啊。

几人商量过后决定秘密监视驿丞一家,必要时调虎离山,查个底朝天。

赵雪清则是秘密监视女书生主仆二人,因为论起来女书生这边作案也很方便啊,楼上楼下关系。

一开始他们因为女书生是受害者理所当然的没有过度追问,现在想来,不管是许小娘子跳舞还是许夫人跳舞,楼下都应该听的一清二楚才对,但是这几天愣是一句话都没有说过。

可见对方不是赵雪清人为的傻白甜,反而颇有城府。

不是对方吃了一次亏,就说明对方智商低,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没有千日防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