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除夕之夜(1 / 2)

第125章除夕之夜

姜月闻言一愣,着实没料到他会有这么一问。古人谈婚论嫁多含蓄,这样直白的问出来只让人觉得唐突。

姜氏提起一口气,以这吕方的年纪,正常情况下该妻儿都有了吧,莫不是想纳妾?顿时脸色就不好看起来。

吕方见两人误会了,挠了挠头笑着解释道,“姜姑娘别误会,不是为着我自己。我已经成家了,但家里还有个弟弟,今年十九岁,品貌上佳,是个做生意的好手,集市南边有半条街是他的……”

吕方来百宝阁之前原是没有这样的心思的,但见到姜月一张脸生得如花似玉,铺子里卖的东西无不心灵巧思,为人处世既精明能干又通透豁达,在他眼里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等一的好女子。

因而便动了这样的念头。

自家弟弟已经十九岁,早就到了该娶妻的年纪,奈何他择妻标准稀奇古怪。

弟弟不屑于与其他商户家的闺阁女子婚配联姻,他说自己不看门第,不看家世,只是想找志趣相投的商户女,否则就不娶。

父母不在世,虽说长兄如父,他本该管教,可没成想弟弟这样的怪谈没人管得住他。于是婚事一拖再拖,便拖到了现在。

若是能将这样的姑娘许配给自家弟弟,弟弟定当会满意不说,吕家的生意也算是如虎添翼。

姜氏听闻他是给弟弟说和,那弟弟听起来也算是人中上品,脸色这才好了些。

不过,她家姜月也算是半个名花有主了。

虽未订婚,但已经有了口头承诺,断然是没法再同他人议亲的。

姜月含着歉意道,“吕兄美意,我心领了。不过我虽未婚嫁,但已心有所属,怕是只能辜负了。”

吕方一听,原来姜姑娘心里已经有人了,但言下之意也就是说还没定婚。既然还没定婚,那他弟弟还是有机会。

关切之中,又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对方也是商户之家吗?”

姜月摇了摇头。

姜氏接过话来,道,“他是个读书人,明年能参加春闱。”

姜氏言语间是带着些自豪的,他们这样商户人家的女儿,能嫁读书人,放在旁人眼里那都是顶光宗耀祖的事儿。

何况裴秋生还是个书读得特别好的,第一次大考就考了个全城第一,实在是让她开了眼。

当然,像她家姜月这样的女子,也是万里挑一的好。姜家门第虽然同镇国公府天差地别,但单论两个人的品性才干,倒也是相配的。

吕方闻言眉间便是一挑,像是格外诧异,问姜月道,“读书人?”

姜月点了点头。

吕方听姜氏话里的意思,那人明年参加春闱,那此刻应当是个秀才,明年春闱时便要考进士举人。

天底下哪有读书人真的愿意娶个商户女的?

还是有钱的商户女。

士农工商中,商排在最后,商人地位也最低,读书人向来是不屑于商人打交道的,觉得他们卑劣、奸诈、无才。

恐怕,那人先前没功名在身的时候,还能与姜家和睦相处,甚至是需要靠姜家接济。如今身为秀才,尚无实职,若是春闱时一招中榜得了个举人,再谋个官职,恐怕这婚事便结不成了。

若是成了婚,他的同窗,他的同僚,哪个不觉得稀奇、鄙夷,甚至还会觉得他为了娶富家女连脸面都不要的?

大概率,那人前脚得了官,后脚便要将姜家一脚踢开。

这样的事,他听过,也见过,可太多了。一般不到最后,那些读书人都不会露出真实的嘴脸。

吕方哪怕不是为了自家,也好言相劝道,“咱们做生意的,说实话,还是与做生意的人家婚配为好。成婚门当户对,也能走得更长久些。”

姜月也知道他是好心中带着私心,含笑道,“吕兄提醒的却有道理。但我已答应他,只要他不反悔,我便愿意等的。”

吕方对姜月这样的赤诚之言意外中又带着些敬佩,有些话放在心里说便可以,说出来反而可能将后路都堵死了。可见她要等那人的决心,以及对他十分的信任。

但吕方也不是这样俗气的人,只觉得姜月重信重义。

他想着离春闱左右不到半年,姜月看起来年岁尚小,她说愿意等,他也不强求,便打算半年后再来问一问。

“既如此,那此事暂且不提,在下今日就先告辞了。”

姜月将人送到门口,“多谢吕兄。”

*

城北慈善堂那边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闻氏是特意派人将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才将钥匙交给她的。

由于那里原本就是闻氏拿来施粥的地方,因此厨灶都是现成的,只需添补些装菜的碗碟。

这段时间又找木匠多打了一些桌椅供大家休息,便真的算能住人了。

姜家杂货铺里住的贫民越来越多,吕方来过后又几天,姜二便来禀告姜月,说杂货铺那边已然是住不下去了,但乞丐们还是会源源不断地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