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竹篮打水(2 / 2)

许氏听见闻渊要派人请她父母过来时,脸上的最后一丝血色也被抽干,赫然成了灰白色。

许氏绝望地跪下来向闻氏求助,软着声音哭喊道,“夫人,夫人您帮帮我……”

闻氏心善,平日里,许氏无论是遇到什么事,向闻氏求助时闻氏几乎都是能帮则帮,如今在场的人里,也只有闻氏或许愿意帮她求求情。

可这一次闻氏却只是冷冷地看了她一眼,将被她扯住的袖子挥开,而后背对着她不再看她。

闻渊继续道,“各位继续宴饮,招待不周的地方还望各位多担待,老朽先走一步。”

于是,闻渊、许氏、闻二公子和闻三公子再次提前离开了宴席,国公府的一些长辈也跟着去了祠堂,只留下闻氏招待客人。

好戏还没看完便戛然而止,众人的兴趣不仅没减半分,反而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越发浓厚了起来。

“这许氏的父母都要被请来了,不会是让许家人带许氏回去吧?”

“我看八九不离十,这么歹毒的女人,谁敢留在身边?我看镇国公既然不留情面地当众质问她,便已经想好了休她了。”

“可惜啊,这许氏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算计来算计去,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她居然还有脸向国公夫人求情,好像闻世子不是国公夫人生的一样,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祠堂内,在府中一些长辈的见证下,在残酷的家法面前,许氏忍着十指连心的疼痛,被逼无奈地将所做的恶事交代了。

虽然她尽量往轻了的说,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给她一个好脸色,鄙夷的,不屑的,憎恶的,唾弃的眼神一道道的就像鞭子一样往她身上抽来,直让她觉得此地已经没有半点她的容身之地了。

当然,她不是什么好人,闻北城和陈氏也不是。

许氏除了把闻北坤知情一事隐瞒了下去,其他的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尤其包括闻北城和陈氏都事先知道裴秋生的酒里有毒的事。

因为她刚才跪在闻氏面前求情被拒绝时,再次意识到从她十几年前入府以来,闻氏对她都是始终如一的好,这还是闻氏头一次那么决绝地拒绝她。

闻氏的这种好是打心底里的善,也不仅仅是对她一个人这样,因而许氏从未有过珍惜,可从今日开始,她再也得不到了。

如今她向上爬的路已经不可能再继续走下去,闻北坤有了她这样的母亲,也不可能再登得上世子之位。从希望的高处跌下来的她回过头来看,她最对不起的,就是闻氏了。

当年闻世子走丢的时候,她虽然出钱出力帮忙寻找,但是她其实存着恶毒的心思。因为她在找到闻世子后不仅没有把他带回来,反而还让人做手脚将他送去了更远更难被找到的地方。

因此此刻她的心里难得生出来一点愧疚,这点愧疚就致使她冒着得罪陈氏和闻北城的风险,将他们俩供了出来。

哪怕证据不足不能够让他们俩定罪,但是让府里的人,让闻氏都能提防着陈氏母子一些也是好的,也算是她对闻氏母子仅有的一点偿还了。

最终,闻渊当着府里长辈们和许氏父母的面,递给了许氏一封休书。

许氏接休书时不复往日的精气神,像是一瞬间老了十岁,而闻北坤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什么也做不了。

在闻北坤心里,他对裴秋生的恨又多了一分——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裴秋生回来,否则他母亲就不会被迫离府。

闻北城和陈氏则是矢口否认事先知道酒里有毒,而且闻北城也确确实实喝了这杯毒酒,闻渊虽然并没有打消心里的疑虑,但还是因为证据不够,没有严加惩罚他们,只是让他们在府里关一个月的禁闭。

毕竟闻北城的确同张家的那个姑娘做了错事,最近确实不宜出门。

至于同张家怎么解决这档子事,他还得改日登门同人家商议。

*

就在镇国公府被闹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裴秋生也慢悠悠转醒了。

他一睁开眼便看到了姜月,想到在马车里发生的事,顿时两抹红晕便悄悄爬上了耳根。

此时的姜月正支着一只手臂,在床沿边打着瞌睡,白皙莹润的脸上透着淡淡的粉,看起来煞是可爱。

裴秋生看一眼,便入了神。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药效还没过去,裴秋生渐渐觉得喉咙干涸,渐渐地他移开了滚烫的眼神,将眼睛给闭上。

姜月这时也醒过来了,他见裴秋生仍闭着眼睛睡,眉尖再次微蹙起来,“怎么还没醒,按照大夫说的时间,这个时候应该醒了啊?”

裴秋生此时脸红红的,他不想立马再看姜月,因此选择了装睡。

这时,姜月也发现裴秋生面色有些不对,不仅面色发红,连耳根子和脖子都红透了,于是她轻轻地将手搭在了裴秋生的额头探探体温,接着惊讶道,“呀!怎么好像发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