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乱点鸳鸯
姜月最终拒绝了封璟。
原因无他,正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封璟开出优厚报酬的同时,也必然不可能是没有条件的。
他说,希望以后她做的东西包括她的创意都归封家所有。
只这一点,姜月就不可能答应。
最终她同封璟仅就六角灯笼这单生意达成了一致,总价一千两。封璟先交给姜月定金一百两,剩下的等两个月后银货两讫。
姜月从清源茶楼出来后,没有直接回去,而是去附近看了看有没有在售的铺子。
她目前手头上有一千八百余两银子,在这里买铺子还不够,但提前了解些也是有必要的。
与她想象中不同的是,集市中心的铺子几乎没有几家闲置的,即使是有转租或转售的铺子,也只是在门口挂个牌子,里面仍然一如往常地做着生意。
这与她之前在集市外周选铺子时很是不同,那里有很多空置的,当天租便能当天使用。
不过也正常,毕竟集市中心寸土寸金,在这里多开一天就能多挣一笔不少的钱。
集市中心在转售的铺子一共有五家,姜月一一看过,但都没有满意的。她顺便打听了一下每家铺子的价钱,一家只有门面的小铺子的售价约莫两千两,其他四家大小比较合适的铺子售价分别是四千两到七千两不等。
看来,姜月最低要筹齐四千两银子。
如今手上的银子加上定金有一千九百两,两个月后她交货后便又能多九百两,期间她还会作两盏走马灯,并木雕、泥塑和其他的灯笼,三千五百两银子至少能凑出来。
另外现在天气开始暖和了,泥塑乐园也可以开始准备起来了,她可以将这件事交给手下的几个人做。
她还想再等些时间,看有没有新出的要出售的铺子,到时候买个大一些的铺子,这样他们一家在里面能住得舒适宽敞。
毕竟这次买了以后,她就不准备再换了。
*
裴秋生马上就要童试了,最近的学习任务异常繁重。
这日,他来向闻氏问安时,在门外听见姨娘许氏同闻氏道:“安媒婆说是工部侍郎家的张二姑娘,张若婵,虽是庶女,但夫人您瞧着这画像,生得多标致的一美人,做世子的侧室我都觉得有些委屈了。”
裴秋生觉得有些不对劲,许氏是父亲的两个姨娘之一。许氏的好儿子闻北坤几次三番地想坑害他,她找他母亲能有什么好事?
也只有心地良善的闻氏,将身边每个人的心地都想着同她一样好。
接着他听闻氏道:“张二姑娘我倒是有些印象,之前在庙会上时遇见过,生得倒是娴静淑雅。不过不知道品性如何,当时并未留意这个。”
许氏笑道:“姐姐你放心,我听说,她品性很是不错呢,性子也温柔,女孩子面皮子薄,如今院子里的牡丹开得正好,要不过几天在家办个赏花宴,请她来赴宴让你当面瞧瞧?另外,也可以将长安城内适龄的女子都请来,以赏花的名义,说不定世子到时候还能相中别的姑娘呢?”
闻氏有些犹疑道:“过几天?会不会太急了些?”
许氏又道,“哪里急了?求娶张二姑娘的人可不少,这不是怕被别人先说了去吗?”
裴秋生算是听明白了,许氏是想给他张罗亲事。
于是他敲了敲门,进屋道:“母亲,我还不想说亲。”
姜月还没有及笄,他马上就要开考了,若是这次童试没过,下一次的重考是三年以后,他等不起。
眼下不是定亲的时候。
许氏满面热情地笑道:“我说北轩啊,哪有男子十六岁了还不开始说亲的?从你一进府啊,我就让媒婆帮你留意着了,如今她跟我说,工部侍郎家的张二姑娘,张若婵,刚及笄两年,正到了议亲的年纪。”
“听说那姑娘眼光高,求亲的人踏破了门槛,她一个都看不上。前两天媒婆问她觉得镇国公世子怎么样时,她没说个不字,这不就是有戏的意思?论人品,论家世,人家配你正室低了些,但若是做侧室,那还不绰绰有余?”
“据说你们还见过一面呢,这可不就是有缘?”
张若婵是谁?裴秋生不记得,他语气冷淡道:“我不记得有在哪里见过她。”
许氏提醒道,“元宵诗会上啊,你再想想?”
裴秋生回忆了一下,好像是有个姓张的女子找自己借了一程路的灯光,不过长相什么的,他脸盲,不记得了。
“嗯,是见过。”裴秋生道。
“怎么样,是不是生得一副好相貌?”许氏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