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长相思 > 怨偶(1)

怨偶(1)(1 / 2)

怨偶(1)

黎时佳没有半分犹豫,感激涕零道

“愿意的,愿意的,请仙君将我夫君度化,我什么都愿意”

“宋染”

“嗯”

谢宿雨回首唤了一声,宋退臣应了声站到了谢宿雨身旁

谢宿雨念咒,周边的魔息越来越重,脸上的笑已不见,毫无感情的盯着黎时佳的眼眸,突然的转变让黎时佳吓的后退一步,刹那间,三人消失在奈何桥边

四月烟雨蒙蒙,精美庄严的宫廷在雨中影影绰绰,正如飘飘摇摇的朝廷,黎国君主,崩了

萧风絮执着圣旨从养正殿中走出来,文武百官身着缟素跪拜在台阶下,四下安然无声,屋檐上雨珠的汇聚成雨滴,自檐角滑落,噼啪一声滴落在地砖上,文武百官的心也跟着咯噔一下

丞相萧风絮展开圣旨,低沉的声音不大也不小,传进各位大臣的耳里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子黎杰性情残暴,贬为庶人,终身囚禁,立十三皇子黎愁眠为新皇,封丞相萧风絮为摄政王,辅以朝政,钦此”

台阶下立即有人爬起来,指着台阶之上的萧风絮痛骂道

“怎么可能,旧主驾崩,理应立太子为新皇,怎么立一个三岁的小娃娃为新皇!又立你这妖相为摄政王!定是你这妖相篡改圣旨!”

萧风絮低头睥睨着底下犹如一条疯狗的大臣,大拇指与食指习惯性的摩挲着

御史阁的老古板是个忠心耿耿的烈臣,可他萧风絮不需要一个对他人忠臣的烈臣

“御史大人,此乃陛下旨意,与本王并无任何联系,若大人不信自己去问先皇便可,本王就是个代传话的”

御史大夫气急,抚着胸口连连顺气,好不容易把气顺下来,脸憋的通红,摘下官帽丢在一旁,指着萧风絮骂道

“哈哈哈,奸臣当道!吾大黎亡矣!”

他疯疯癫癫的说着话,看到了一旁侍卫配的刀,冲过去拔刀自我了解,吐着血沫喃喃到

“陛下,老臣随你来了!”

鲜血从嘴角流出,淌在缟素的丧服上,红与白的撞色格外触目惊心,萧风絮却恍若未见,淡淡的开口

“御史大人悲痛过度随先皇一同而去,忠心可歌可泣,还有那位大人想随先皇而去的也大可一头撞死在养正殿前,本王必定成全这份君臣之情,待大人们去后,本王定会在皇陵外选个风水宝地厚葬,以后大人们之间还能串个门,互相间有个照应”

萧风絮站在台阶之上说的轻飘飘,底下的大臣却吓的直发抖,大气不敢出

萧风絮等了半晌,无人应声,他点点头

“很好,既然无人想随先皇陛下而去,那就还请各位大人保重身体,以后朝廷之上还需各位大人辛苦”

说完接过小太监手中的伞离开了,先皇新逝,朝外一片混乱,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缟素的丧服掠过地面,大臣们将埋的更低,生怕惹了这罗刹

谢宿雨和宋染站到死去的御史大夫旁边,那雨飘飘摇摇的下,直接穿过了他们两的身体,谢宿雨朝宋染点了下头,两人擡步跟上了萧风絮的步伐

“启禀陛下,边疆战事告捷,不日何将军便可班师回朝”

八月酷暑,沉香殿中却沁凉舒适,宫人在殿内各个角落里放上冰块,但殿内的大臣衣物却被汗水浸湿

三岁大的小皇帝全然不知大臣讲的是什么,双眼迷茫的看着左边坐着的摄政王,摄政王微微一点头,小皇帝便摇头晃脑背书似的把今早摄政王交于他的说辞说出来

“何将军退敌有功,传朕旨意,赏府邸一座,银钱百两,封将军夫人为二品诰命夫人”

一个孩童怎会说出这样的话,必定是有旁人教,而这个人,朝臣门都心知肚明是摄政王,但却没有人敢站出来指责

此时距离先皇驾崩已有四个月,这四个月里大臣们深刻的见识到了这位摄政王的心狠手辣

起初,先皇刚驾崩,萧风絮扶着小皇帝登位,外藩王蠢蠢欲动,边疆胡人虎视眈眈,黎国社稷摇摇欲坠

摄政王萧风絮修书一封把三个外藩王召集在京城,皇朝皇室动荡,这时请外藩王进皇都不异于把一只香喷喷的鸡腿摆在饿了许多天的人之前

摄政王艺高人胆大,铤而走险,将三人一同召入京城,当晚摄政王带着小皇帝亲自接待三位外藩王

就在大家都在怀疑摄政王脑子有病之时,当晚,摄政王抱着睡着的小皇帝自殿中走了出来,第二日,三位外藩王的尸首就从殿内擡了出来

对外摄政王宣称是三位外藩王自相残杀导致三人具亡,对内,对内摄政王什么都没讲

不过隐约有传言说摄政王一壶酒毒死了三位外藩王,碍于摄政王的威严,宫人不敢乱说,真相到底如何也就不了了之了

收拾了外藩王便马不停蹄的去整治边疆,当时国事危难,朝中大臣大都上奏请求边疆休战,待朝廷稳定再腾出手再做打算

摄政王力排众议,派了好友何故去攻打边疆,经多番厮杀,何将军也没有辜负摄政王的期待,大胜而归

朝臣只说摄政王行事果决,手段高超,但无人知晓摄政王这四月来夙兴夜寐

还是那个沉香殿,地上依旧跪着一众朝臣,摄政王依旧坐在小皇帝的左边,但小皇帝已脱去稚气长成少年人的模样,岁月仿佛没有在摄政王脸上留下痕迹,至少表面上看去,摄政王面容俊郎如当年,只是鬓边藏不住的白发无声的诉说了时间与摄政王为黎国的付出

“陛下,今年殿试之中臣认为陈御宇当得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