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 / 2)

她起身走过去,低头对着镜子仔细照。

然而当看清是一支桃木簪子时,愣了愣。

这簪子模样熟悉得很,像是在哪儿见过。努力想了想,才回忆起来,这不是刚来津阳县时,她跟陆安荀逛街在街边小摊上看见的那支吗?

彼时陆安荀说快到她生辰了想买件东西送她,拉她去小摊旁让她自己挑。她原本是挑了这只的,但上头雕刻的字太肉麻,所以没要。

陆安荀何时买回来的?

她悄悄斜眼,打量陆安荀。

那边,陆安荀捧着书盖住整张脸,乍一看还以为他在认真看书,但苏绾跟他一起长大还不了解他?

这会儿,小公主在害羞呢!

“陆安荀?”她声音放柔。

“嗯?”

“这簪子你何时买的啊?”

“不是说了吗,前两天逛街买的。”

“你这么忙,哪里得空逛街?”

“......再忙也要逛街。”

“哦。”

苏绾取下,是一支原木色的簪子,尾端雕刻着兰花形状,两片叶中还有一颗含苞待放的骨朵儿。虽简单却线条柔和干净,朴素中带着秀雅之气。

她翻转簪子,果真见后头刻着字。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②

苏绾轻念出声,结果发现,陆安荀耳朵越来越红,跟要滴血似的。

她心头暗笑。但也清楚此刻不能笑陆安荀,否则他下次就不买了。

她努力忍了忍,然后道:“这句词可真不错,陆安荀,你觉得呢?”

“嗯。”

“这簪子我也喜欢。”

“嗯。”

“至于送簪子的人嘛......”苏绾走过去,将他手上的书扒拉下来,笑眯眯说:“我更喜欢呀。”

此时此刻的陆安荀,不只耳朵红,连脸颊都是红的。

这副羞臊却还要故作正经的模样,苏绾真是稀罕死了!

呜呜呜她的小公主怎么这么可爱!

当即,她捧着他的脸就亲过去!

窗前摆放着一只大肚细口瓷瓶,瓶中插了支红艳的梅花。也不知是微风潜入,还是梅花羞赧,悄悄地落了两片花瓣。

但下一刻,花瓣就被一只手压扁。那手指根根分明,骨节有力,紧紧扣着书桌像是在忍耐着什么。

这厢,陆安荀坐在椅子上,而苏绾坐在他怀中。她攀着陆安荀的脖颈,顽皮又放肆挑逗。

一会儿研磨他的唇,一会又探进去勾他的舌。可当陆安荀追逐时,她又狡猾地逃了。

如此反复,将陆安荀折磨得气喘吁吁。

“苏绾......苏绾......”他可怜巴巴地唤她。

苏绾笑,低声蛊惑:“陆安荀,你想要什么?你说出来。”

陆安荀又羞又急,却打死也不肯说。

苏绾指尖在他脖颈上抚阿抚,须臾,触碰到他喉结,令他猛地一阵喘。

咦?

苏绾惊讶,没想到小公主喉结也是敏感的。还以为碰他耳朵就够他受了,竟不想喉结反应也这么大。

她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好奇死了。

指腹碰一下,那喉结就不住地滑动,连气息也急促得很。

苏绾得趣,又碰了几次,最后陆安荀受不了,一把将她手腕擒住。

“苏绾.....别闹了.....”他乞求。

“那你说不说?”

“要我说什么?”

“就说......”苏绾凑到他耳畔,诱哄:“就说,求你亲我。”

“......”陆安荀眸色清明了些,像是被欺负的小狗似的,水眸怒瞪。

这叫她怎么忍心?

只好又捧着他的脸,亲个够。

陆安荀得了满足,闭眼轻叹。意识在清明与沉沦之间反复挣扎,最后,双臂紧紧揽住她的腰。

大年初一,两人在书房窝了半天,也亲了半天,直到口干舌燥才双双出门。

待出门后,呼吸新鲜空气,苏绾身上的燥热散去。

她暗自腹诽,陆安荀那张嘴真是天生适合亲吻,根本停不下来。再这么下去,陆安荀忍得住她快忍不住了。

所幸这个年过得很快,众人歇息几天后,又开始忙碌起来。忙碌没多久,一转眼就到了上元节。

津阳县这个年过得热闹和谐,陆安荀索性张贴告示,下令津阳县张灯五日。也就是五日不禁宵,百姓可赏灯尽心。

这一举动令万民狂欢,以至于整个泗州做花灯生意的商人早早来了津阳。

苏家在泗州也有花灯生意,后来据账目显示,仅仅上元节这几日的生意就抵得上平时的三个月,可见这津阳县的上元节有多热闹。

津阳县几乎到处都挂满了花灯,奔着五日不禁宵的告示,各地杂耍和戏班子也来到了津阳,戏楼、酒楼、茶寮、街边到处都是围观看戏的人群。

陆安荀自己也没想到这么个决定会出现如此盛况,整个津阳县正月间,商市繁荣鼎盛,几乎不亚于东京城。

而且更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一政令在津阳县沿用,往后历任县令也遵循五日不禁宵的规定,使得上元节的津阳县成了全国闻名的花灯之城。

后来民间有书记载:“泗州津阳,以海味、花灯闻名,诗以‘不到津阳不见灯’而令天下游人络绎不绝。提及津阳县令,谁人不知陆状元?乃津阳盛世伊始矣。”

不过此乃后话,且说现在。

正月过去,又是一年春。

户部开始清算各地赋税,可收到来自津阳县的账册时,很是诧异。

毕竟津阳县穷得举国闻名,不靠朝廷救济已经了不起了,居然还有税钱?

当他们打开账册时,更是震惊了。不仅有税钱,还有整整三百万贯。

三百万贯是什么概念呢?

全国二十余府数百州郡,旁的不论,就以泗州临淮郡为例。临淮郡辖下十八县,收得上税的只有十三个。然而能收税钱五十万贯的不到十个,能收百万贯的不到三个,能上三百万贯的,只有津阳县。

而放眼全国数千个县中,能收三百万贯税钱已是繁华大县,且一只手都数得出来。

这下子,户部的人真是震惊了。

而且,这只是津阳县半年的税,确切来说是津阳县大搞招商以来,短短一季度的赋税。

居然这么多!

户部尚书看完账册,还以为看错了。午膳顾不及吃,忙招呼人又仔细地核对了两遍。

没错!确实是三百万贯!

他嘿嘿笑起来,当即兴奋地带着津阳县账册入宫面圣。

——官家!招商是个好办法啊!快让陆安荀回来,让他别只在津阳县搞,来东京城搞!

备注①:宋朝人过春节很有意思,确实有“初一到初七鸡日到人日”的说法。参考《岁时广记》第九卷记载,以及李开周《过一场风雅的宋朝生活》。

备注②: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