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土封王原诸侯王:我们是什么很贱的……
【不得不说,人与人之间就是存在差距的,而这些差距的存在,有时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的关键。】
【项羽进了咸阳烧毁宫殿,连带着那些典籍孤本就这样被付诸一炬,眼里只看得到宝物美女等,可反观刘邦那边,虽然当时随刘邦进入咸阳的将领们,也都争先奔向了储藏宝物的仓库,去瓜分金帛财物等等,但这其中却还有个萧何——】
【唯独萧何先去把秦朝丞相和御史大夫保管的法律诏令,以及各种图书文献收藏了起来。】
【依据秦朝的典制,丞相是辅佐天子,处理国家大事的,总管国家全面运转,而御史大夫则对外监督各郡御史,对内接受公卿奏事等,并且主管记事,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其地位也相当于副丞相。】
【可以说,除了军权外,丞相和御史大夫这样的官职,几乎总揽一切朝政。】
【而萧何进入咸阳后,第一时间赶到这两个地方,收藏这其中的法律诏令以及图书文献等是为了什么?】
【——因为他要将这些全部清查一遍,并分门别类进行登记造册,而后都带回刘邦的营地。】
【为什么?因为这些东西,毫无疑问能够使得刘邦对于天下的关塞险要,户口多寡,形势强弱,以及民众疾苦等等情况都了如指掌!同时也能为他们这支队伍今后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以及律令制度等找到可靠的根据。】
【甚至这使得日后刘邦对于西汉政权的建立以及巩固等,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所以这一系列举动,足可见萧何的深谋远虑,并且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功不可没。】
【除此之外,再对比一下项羽的所作所为,也足可见萧何的这一份战略眼光以及发展谋略,简直是令人惊叹赞叹!】
秦国朝堂上,众臣有些沉默。
尤其是现任丞相王绾以及现任御史大夫冯劫......
他们要不要把府邸什么加强防卫和维护?
不过话说回来,难怪那萧何也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随着那刘邦进咸阳,竟能有如此眼界动作,比之那项羽,简直不知道强了多少,就算那刘邦一时间被咸阳的富丽堂皇所迷花了眼,可身边如此能人辈出,也不怪乎能赢到最后。
再想想那项羽进入咸阳的所作所为,哼!
竟敢烧毁秦王宫,简直是罪不容诛!
嬴政的注意力也是在那萧何身上——比起项羽烧毁秦王宫等举动,这萧何在天幕口中的所为,实属更让人难以忽视。
一个小小沛县,竟能出这样的人才......啧。
另一边。
项羽听天幕说这些,越发沉默起来。
嘴唇紧抿,脸色也变得难看。
而项梁的注意力也不由得放在那萧何身上。
听天幕将那萧何的所作所为和他侄儿作对比,这可真是......让人无言以对啊。
再一想这样的人才是那刘邦阵营的,就更加让项梁觉得可惜也可叹。
可惜这样的人才怎么就不是他们这边的。
可叹是这样的人才,就算是他们这边的,可他这侄儿的性格,也未免能听得进去。
毕竟有亚父范增劝谏在先的例子......
不过......项梁看了看在旁边沉默不语的项羽,所幸天幕说的这些都还没有发生,若项羽能听得进去,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萧何先说到这里,再说回项羽。】
【关项羽的所作所为,还不止这一件事令人难言。
比如项羽烧毁了秦王宫,见秦王宫已经毁坏,就准备回到江东称王,享受日子去。
这时候,有一个人就冒出来,对项羽说,关中之地,四塞之国,向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建都才是要紧事。】
【但项羽什么脾气,他能听吗,那必然是不能听的,而且也不以为然。】
【毕竟从项羽进咸阳后的所作所为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又是放火,又是抢人抢钱抢珠宝,他是想要在这里建功立业的?不,大概率是为了泄愤的,所以他怎么可能认同这一番说辞,不紧不认同,还反驳对方提出的建议。】
【这人也是个硬脾气,嘴里不饶人,于是怼项羽道,都说楚国人是戴着帽子的猕猴,如今一看,果然如此。】
【成语“沐猴而冠”,就是嘲笑别人虽然戴着人的帽子,但却像一只演戏的猴子,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
【这话无异于直冲项羽面门,这项羽能忍得了?】
【于是项羽大手一挥,下令把这人给烹杀了,果然,狠还是项羽狠,进言是一点都听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