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通道的尽头,是徐州城外一片不起眼的丘陵地带。出口被巧妙地伪装在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后,从外面看,根本无法察觉这里的异样。当队伍从通道中鱼贯而出时,黎明前的寒意扑面而来,空气中带着泥土和草叶的清新气息,与通道内的闷湿形成了鲜明对比。
夜色依旧浓重,但天边已隐隐泛白,最黑暗的时辰即将过去。这正是我们赶路的关键时刻,必须趁着天光未亮,在敌人视线尚未完全开阔前,深入到更加隐蔽的地带。
玄镜台的先锋斥候——我知道燕青可能就在其中——早已在出口附近布设了临时警戒线。他们的身影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无声无息,却异常警惕。收到他们发出的安全信号后,我们这支“特殊任务部队”(也就是我的核心团队)迅速整理队伍,准备继续赶路。
队伍的构成,此刻在城外的夜色下显得更为清晰。最前方和后方,是我的私卫精锐和部分玄镜台行动骨干,他们全副武装,眼神锐利,负责开路和断后。中间是那些掌握着关键技术的工匠,以及少数随行的家眷,他们大多穿着普通百姓的衣裳,但神色紧张,步履匆忙。文姬(蔡琰)和糜贞则在我身边,文姬紧紧抱着她装着典籍图纸的包裹,糜贞则时不时地查看她随身携带的财富。
按照玄镜台规划的路线,我们没有走任何官道或大路,而是沿着丘陵间的羊肠小径,穿过密林,绕过水塘,向南方潜行。这条路线极其隐蔽,是玄镜台耗费心血、结合当地地形特点和我在后世记忆中对地理的理解,反复勘察开辟出来的。它避开了曹军可能布设的大规模哨卡和追击路线,但也因此更为崎岖难行,对队伍的体力消耗极大。
每走一段路,前方的玄镜台斥候都会传来新的信号,指示方向或提醒潜在的危险。这些信号可能是特定的鸟鸣、树枝的摆动方式、甚至是在石头上刻下的微弱标记。我通过这些无声的语言,感受着这张由锦瑟在幕后编织的“暗网”是如何在黑暗中指引和保护着我们。
然而,乱世之中,没有绝对的安全。曹操的斥候,如同无处不在的眼睛,撒开的侦察网覆盖范围极广。他们的机动性极强,往往会在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就在我们穿过一片较为开阔的谷地,准备进入前方的密林时,一阵微弱、但对我而言如同惊雷般的马蹄声,突然从侧前方传来。
那不是我们队伍的马蹄声,那是一种更为整齐、更为迅速的奔跑声。
我的心猛地一跳,立刻通过预设的暗号向队伍发出了警示。队伍瞬间停下,所有人都像被定住了一般,紧张地竖起了耳朵。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