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广实这家伙,眼光还真厉害啊!
从现在能得到的情报分析,能得出这个结论,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不过,萧诚还是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个年代的人,终究还是有着历史局限性啊。
双方的纸面实力如此悬殊,没有人会想到,在另一个位面,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之后,延安方面竟然能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消灭国军主力。
并于1949年4月渡过长江,解放南京。
在继续向全国进军途中,新中国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告成立。
到了1950年6月,大规模作战结束的时候,已经解放了除西藏及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岛屿以外的全部国土。
整个战争过程,差不多刚刚四年。
萧诚知道,在自己曾经生活过的那个位面的历史上,四野之中,确实是有日籍官兵的,不过,人数并不是很多。
具体多少众说纷纭,甚至有说四野之中有数十万日籍官兵的。
当时击败关东军的是苏军,大部分关东军都被苏军俘虏,哪有几十万人可以收编。
这显然不可能,而且,整个四野才多少人,这比例太不正常了。
真要是这样,这解放战争岂不成日本人打的了,绝无这种可能!
比较可信的数字,是有档案可查的一万多人,加上遗漏的,总数在三万人左右。
战后日本厚生省的资料也显示,是三万多人。
当时在伪满洲国,还有大量的朝鲜族人,数量并不比日本人少,而且,朝鲜族人加入中国军队没有心理障碍。
四野之中有三个朝鲜族师,后来回到了朝鲜,成了朝鲜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加了朝鲜战争。
加入四野的日籍战士,人数不可能比朝鲜族更多。
三万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可信的。
而且,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技术兵种,主要负责铁路修复维护、武器维修、野战医院救治伤员,
还有充当炮兵教官、航校教官、汽车驾驶员和火车驾驶员的。
其中日籍医生和护士就有数千人。
当然,其中很多人,特别是战地救护所的日籍医护人员,确实是和战斗部队一起行动的。
救护所就设在前线,也算是上了战场,但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战斗人员。
日籍战士直接参加战斗的记录确实有,但并不多。
但这次,情况和另一个位面完全不同。
只要计划顺利实施,那么,整个伪满洲国就是和平回归中国,关东军也不是被苏军打败,而是在高层长官的命令下和平投降。
这些人不是俘虏,按照正常的情况,这些投降的士兵,在日本本土无条件投降之后,就会分批回国。
就像萧诚曾经生活过的那个位面,驻扎在中国内地的日军一样。
内地的投降日军之中,也有人因为不愿回国,而加入中国军队的,比如阎锡山就收编了不少,还单独组建了一个近万人规模的陆军暂编独立第十总队。
但绝大多数投降的日军,还是选择了回国。
加入中国军队的并不多。